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6月30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派出所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自行决定实行交通管制。
答 案:错
2、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不可以单独适用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处罚。
答 案:对
3、对省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则要向该派出机关请行政复议。()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13条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4、公安机关在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而不依法妝行告知义务或看拒绝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的。其作出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答 案:对
5、张某将李某打伤。张某的打人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
答 案:对
6、某公安局民警李某因违反纪律被停止执行职务,并受到行政处分。李某对此不服,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受理。()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8条第1款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据此,题干对民警李某的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如果当事人对此不服,只能向公务员管理部门或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不能提出行政复议。故本题说法错误。
7、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应当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以及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等。”注意是“可以”适用而非“应当”适用,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适用前面四种处罚还是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8、对在公共场所停放尸体或者停放尸体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的行为.人民警察应先进行劝阻, 行为人不听劝阻的才能予以治安处罚。
答 案:对
单选题
1、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 )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对其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 A:赌博
- B:传销
- C:非法聚集
- D:结伙斗殴
答 案:A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4条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赌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曰以下拘留。”
2、公安机关在作出()以及()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 A:吊销许可证,五百元以上罚款
- B:五天以上行政拘留,二千元以上罚款
- C:十天以上行政拘留,五百元以上罚款
- D:吊销许可证,二千元以上罚款
答 案:D
3、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乙杀死。此案中,甲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D: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答 案:D
4、犯罪分子刘某强奸了邻居一名9岁女孩,为掩盖罪行,又杀人灭口,尸体被发现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刘某找到“铁哥们”李某,将犯罪的全过程告诉李某,并希望李某承担罪责,到公安机关自首,并拿出3万元给李某,李某出于哥们义气,又贪图3万元钱,于是答应了刘某的要求,随后到公安机关自首。由于其交代的犯罪情节同侦查结果基本吻合,公安机关误认为李某是作案者。当人民法院以强奸、杀人罪判处李某死刑时,李某才如实交代了事情的真相。经公安机关查明后,李某被释放。至此,李某已被错误扣押98天时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是赔偿义务机关
- B:检察院是赔偿义务机关
- C:李某可以请求精神抚慰金
- D:不予赔偿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九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四)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五)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本题中李某出于哥们儿义气,又贪图钱财,替刘某承担罪责,受到扣押不在国家赔偿的范围内。所以该题选D。(备注: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本法条中引用的法条序号应为第十六条、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第二百八十四条第二款、第二百九十条。)
5、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_____、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B:改革开放
-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 案:A
6、 下列选项中,( )属于《行政许可法》所称的行政许可?
- A:知识产权局授予某发明人专利权
- B:产品质量认证
- C:发给采矿证
- D:授予荣誉称号
答 案:C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2条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故本题C项正确。授予发明专利与认证产品质量都属于行政确认行为,授予荣誉称号属于行政奖励行为,因此均不属于行政许可行为。
7、假定甲准备对富人丙家实施盗窃,多次到丙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丙家人的行踪、活动规律,有一次甲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丙发现并被告发,则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未遂
- C:犯罪中止
- D:不构成犯罪
答 案:A
解 析:甲尚未着手实施犯罪,所以应属于犯罪预备。所以该题选A。
8、某石材加工厂安排工人陈某周末加班。根据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若工厂无法安排陈某补休,则应支付陈某不低于工资()的工资报酬。
- A:150%
- B:200%
- C:300%
- D:100%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所以该题选B。
多选题
1、道路交通管理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是()。
- A: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 B:保障交通安全
- C:保障道路畅通
- D:保障人民财产安金
答 案:ABC
2、某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请的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公安机关为了谨慎起见,即使能当场作出答复的也不应及时作出
- B:该公安机关作出驳回中请的决定无需通知当事人
- C:该公安机关2日内未作出回避决定,当事人就可以以程序违法为由中请行政复议
- D:该公安机关如果2日内作出了回避决定,但未及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也可以以程序违法为由提起行政诉讼
答 案:AB
3、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 A:工人
- B:农民
- C:军人
- D:知识分子
答 案:ABCD
4、下列规范性文件不能设定行政处罚的是()。
- A:公安部规章
- B:北京市公安局通知
- C:河北省公安厅公告
- D:安徽省公安厅厅长令
答 案:BCD
解 析:行政处罚法是基本法,它规定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所以只有上述规范可以设定行政处罚,除此之外,其他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均不可以设定行政处罚,所以选择BCD三项。
5、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告知被传唤人。
- A:原因
- B:地点
- C:场所
- D:依据
答 案:AD
6、应当回避的法定理由包括()。
- A:本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 B:本人与当事人是邻居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 C:本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 D:本人与当事人是同学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答 案:ABCD
7、对违法行为人应从重处罚的情形()
- A:严重后果
- B:教唆他人
- C:对报案人打击报复
- D:有前科
答 案:ABCD
8、 某辖区电信电缆多次被盗,即安排民警在重点地段巡逻守候。某夜,甲因为形迹可疑被巡逻的警察盘查,交代了自己盗窃电信电缆的事实。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揭发了乙贪污20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乙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乙追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 B:不属自首,但属立功行为
- C:属自首和立功行为
- D:不属立功,但属自首行为
答 案:ABD
解 析:《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68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本题中,甲因为形迹可疑被巡逻的警察盘查,主动交代了自己盗窃电信电缆的事实,成立自首;在审讯期间,他又揭发了乙贪污20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乙可能隐匿的地点,侦查机关顺利将乙追捕归案,成立立功。对减刑或免除处罚的规定都为可以,而非应当,故A项错误。
主观题
1、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
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2、如果你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就,但是领导只表扬了你一人并只给你一人发了奖励,你怎么办?
答 案:(1)首先,我会服从并尊重领导的决定。
(2)其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向领导如实地汇报事情的真实情况,并主动检讨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认真听取领导的批评和指导。
(3)再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与同事们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解释事情的本来面目,并真诚地向同事们道歉,以取得同事们的谅解。
(4)最后,总结经验教训,为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做借鉴。
3、怎样理解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答 案: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4、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答 案:行政处罚
5、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情形有哪些?
答 案: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6、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