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8月4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答 案:对
2、紧急情况下,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优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但使用私人交通工具必须事先征得个人同意。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3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故本题说法错误。
3、赵某寻衅滋事将王某打成轻微伤,对此公安机关町以调解处理。
答 案:错
4、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35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立法为何要作这样的规定?因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通常是行政机关,作为公权力主体,行政机关和原告处于不平等地位,如果允许被告自行取证,很容易造成施压被告等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出现。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私权利主体的利益,具有“衡平法”的立法精神。
5、录用人民警察的程序是发布报考公告、进行资格审查、考试、审批。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7条规定:“录用人民警察,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选用。”结合法条和考生常识,在考试之后还会有考核项目,故本题错误。
6、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
答 案:错
7、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100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
8、制作,运输.复制,出伟、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屡教不改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即劳动教养。
答 案:对
单选题
1、谢某需外出办急事,将才3个月的女儿一人留在家中床上,自己锁门外出。3小时后回家,发现女儿从床上掉落地下摔死,谢某构成()。
- A:故意杀人罪
- B:过失致人死亡罪
- C:属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 D:故意伤害罪
答 案:C
2、虐待家庭成员的,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A:情节严重的
- B:经社区等举报并要求处理的
- C: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答 案:C
3、关于采取技术侦察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人民警察可自由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 B: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可自由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 C: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办案民警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直接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 D: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答 案:D
4、11岁的刘某不顾某共享单车上“未满12周岁禁止使用”的提示,租用了一辆共享单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逆行发生交通事故,导致重伤,其父母起诉经管该共享单车的甲公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公司应当对其提供的该共享单车所带来的交通事故承担责任
- B:甲公司未尽防范义务而让刘某直接打开了车锁,因而需承担责任
- C:甲公司已提示并禁止未满12周岁的刘某使用其共享单车,且交通事故因刘某违反交通规则引起,因而甲公司无需承担责任
- D:另一位肇事司机应负全责
答 案:C
解 析:这是一起道路安全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刘某逆行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同时,在刘某的责任分担中,家长的监护责任是主要责任。甲公司已提示并禁止未满12周岁的刘某使用其共享单车,且交通事故因刘某违反交通规则引起,甲公司的行为,对于交通事故的发生没有因果关系,因而甲公司无需承担责任。
5、 检察院以涉嫌侵占罪对小李提起公诉。经审理,法院认为证明指控事实的证据间存在矛盾且无法排除,同时查明小李年龄认定有误,该案发生时小李未满16周岁。关于本案法院应当采取下列哪一做法?( )
- A:将案件退回检察院
- B:终止审理
- C:作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 D:判决宣告小李不负刑事责任
答 案:C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1条规定:“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四)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六)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第4项的含义是被告犯罪事实不成立,第6项的含义是被告有犯罪事实只是不负刑事责任的,应当优先作出无罪判决.
6、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送达被处罚人。
- A:2日内
- B:3日内
- C:5日内
- D:7日内
答 案:A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
- A:地方各级人大选举的代表组成
- B: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举的代表组成
- C:省直辖市军队、少数民族和妇女选举的代表组成
- D: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举的代表组成
答 案:B
解 析:《宪法》第59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故本题答案选B。
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是()。
- A: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
- B: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
- C: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 D: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
答 案:C
多选题
1、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
-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现实
-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答 案:BD
解 析:法的价值包括自由、正义、秩序等。法律责任的设定应当体现正义,但并不代表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是正义的实现,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存在差距的。据此,选项A错误。
法律后果包括肯定的法律后果和否定的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是不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后果,所以,只有否定的法律后果才有可能产生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故选项B正确。
法律制裁是不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后果,如果主动承担法律责任则不会进行法律制裁,故选项C错误。
首先,法律责任只是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法律条文有可能规定肯定的法律后果。
其次,就算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是否定的,也不一定要通过法律条文表现出来,因为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法律条文有可能仅规定法律规则的若干要素,而将其他的要素省略,比如《宪法》第12条第2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这一法律条文没有规定法律责任,但并不代表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就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只不过该条将法律责任省略了,故选项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D。
2、关于立案管辖的说法的是()。
- A:监狱内所有犯罪都由监狱立案侦査
- B: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査
- C:公安机关侦査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犯有“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告知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D:人民法院审理1*1诉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还涉嫌应被提起公诉的犯罪时,应将新发现的罪案同原自诉案件合并审理
答 案:BC
3、具有下列()情形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 A: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 B: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不能随时讯问和审判的
- C:被告人死亡的
- D:原来颁布的刑事法律认为是犯罪,而现行法律认为不是犯罪的
答 案:ACD
4、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案件。
- A:对文化局给予罚款处罚的
- B:公安局对中国公民出境的申请不予批准,公民不服的
- C: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有争议的
- D:对省级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 E:对土地局所确认的土地使用权有争议的
答 案:ABC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14条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行政复议,国务院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故D项属于复议前置。第3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故E项属于复议前置。A项、B项、C项均属于可复议可诉讼的情形。
5、公安机关在案件侦査过程中发现案件已过追诉时效的,应当()。
- A:撤销案件
- B:终止审理
- C:释放犯罪嫌疑人
- D:不起诉
答 案:AC
6、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有()。
- A:放火罪
- B:玩忽职守罪
- C:失火罪
- D:交通肇事罪
答 案:BCD
7、下列关于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B: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C: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 D: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AB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4条规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员警察所属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由此可见,A项和B项正确;C项应该是由该人员警察所属机关依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而不是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因此C项错误。第15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D项中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的前提是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而题干中是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因此D项错误。
8、下列的说法中,不符合《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要求的是()。
- A:甲市消防部门要求申请人购买指定的消防设备,否则不发给消防许可证
- B:乙市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利用企业登记之机,要求申请人订阅某种杂志
- C:丙市负责机动车年检的机关,无论机动车是否有毛病,一律要求到指定的维修厂接收服务,否则不能通过年检
- D:丁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在办理导游资格证的过程中,接受申请人送给的到国外旅游的机票
- E:戊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人在给企业主吴某办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时,提起希望吴某帮其解决小孩重点小学学位问题
答 案:ABCDE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27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申请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因此,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应该秉承服务型政府,依法办事的理念,不得提出法律规定以外的附加条件,5个选项均入选。
主观题
1、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2、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
答 案:两
3、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4、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
5、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6、如有遭遇暴力执法的执法对象前来机关申诉,你作为办事人员该怎么处理?
答 案:(1)热情接待,冷静处理。首先热情接待来申诉的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平静申诉人员的情绪。其次,认真听取申诉人员的诉说,并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最后,向申诉人员讲明国家的法律政策,并记下申诉人员的电话和办公室电话,请申诉人员耐心等待调查处理结果。 (2)及时汇报,听取领导指示。及时、如实地向领导报告,并把记录的情况呈交,听取领导指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