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8月6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肥胖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肝硬化、精神病、骨质疏松等。(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2、检查痢疾阿米巴原虫或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1小时内做粪便检查。()
答 案:错
解 析:粪便中的致病菌也容易被优势菌群的过度繁殖所掩盖,因此,要求粪便标本应尽快送检,尤其是检查痢疾阿米巴原虫或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立即检查,不要超过10min,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寒冷季节标本传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
3、访谈法即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电话交谈不是访谈法。()
答 案:错
解 析:电话交谈是访谈法的一种。
4、膳食调查是调查被调查对象一天时间内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以此来评定该调查对象正常营养需要能得到满足的程度。(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单选题
1、老年人钙的吸收率为( )。
- A:10%
- B:20%
- C:30%
- D:400A
答 案:B
2、下列关于入户动员的工作程序错误的是( )。
- A:人户动员应先敲门
- B:入户动员应主动出示证件
- C:入户动员需请被调查对象填写“知情同意书”,并签字确认
- D:入户动员应先进门并出示证件,微笑地做自我介绍
答 案:D
3、真蛋白质消化率是评价( )。
- A:摄人食物中未被吸收部分
- B:摄入蛋白质未被排出部分
- C:摄入食物中被吸收部分
- D:摄入食物中蛋白质未被消化部分
答 案:C
解 析:蛋白质真消化率=[(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食物氮]×100%=(吸收氮/食物氮)×100%,可以用于评价摄入食物中被吸收部分。
4、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每天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量相当于鲜奶( )。
- A:150g
- B:300g
- C:450g
- D:500g
答 案:B
多选题
1、下列关于食用油的熔点和消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不饱和脂肪和长链脂肪含量高的脂肪熔点越高,越不容易消化
- B:熔点低于体温的脂肪消化率可达97%~98%
- C:不饱和脂肪和短链脂肪含量高的脂肪熔点越低,越不容易消化
- D:熔点高于体温的脂肪消化率达90%左右
- E:动物脂肪的熔点要比植物脂肪的熔点高
答 案:BDE
2、数据输入和分析的软件包括()。
- A:SmartDraw
- B:SPSS
- C:Word
- D:SAS
- E:EpiData
答 案:BDE
3、锌缺乏的原因包括()
- A:膳食摄入量低
- B:生物利用率增加
- C:生理需要量增加
- D:肠吸收障碍
- E:肠外营养
答 案:ACDE
解 析:锌缺乏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原发性因素包括:①锌的膳食摄入量及生物利用率低;②锌的生理需要量增加。继发性因素包括:①肠吸收障碍;②其他疾病状态下继发锌的缺乏,如肾脏疾病伴有大量蛋白尿时可使锌的丢失增加,烧伤、手术、高烧、严重感染等会增加机体的分解代谢,使锌的消耗增加及尿中锌的排泄增加。另外,在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或昏迷、患有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等的病人,因机体状态差而不能进食或进食量降低,都会导致锌在体内的耗竭引起锌缺乏。
4、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膳食史法可用于慢性病的营养流行病学调查
- B: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 C: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 D:与24h回顾法结合使用能较全面地反映出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
- E:膳食史法属于开放式的调查
答 案:AB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简述婴幼儿测量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意义。
答 案: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总和,它主要反映构成体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婴幼儿体重对营养状况较为敏感,而且婴幼儿体重测量的误差小于身长测量误差,故体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身长作为对应于儿童的坐高和身高测量指标来反映婴幼儿体格纵向发育情况,头围和胸围是婴幼儿体格测量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通过将婴幼儿头围和胸围的测量数据,与年龄参考数值比较,对于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有一定意义。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营养状况良好的婴幼儿,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往往提前。而营养不良的婴幼儿,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迟。若到2岁半时胸围还比头围小,则要考虑营养不良或胸廓、肺发育不良。
3、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哪些呢?
答 案: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和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前者由基本资料、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情流程表等组成。后者是指运用格式化的健康体检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而进行的周期性健康检查的结果记录。(1)基本资料。基本资料一般包括:①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民族、家庭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身份证号码及家庭住址等。②健康行为资料。包括吸烟、酗酒、滥用药物、饮食习惯、运动、精神状态评价等。③生物学基础资料。指体重、血压、血型等指标。④临床资料。如主诉、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个人史(药物过敏、月经生育史等)、各种检查结果、心理评估等资料。(2)问题目录。所记录的问题指的是过去影响过、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要影响病人健康的异常情况。可以是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诊断,可以是无法解释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以是社会、经济、心理、行为问题(如失业、丧偶等)。问题目录常以表格形式记录,将确认后的问题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一编号记入表中。分主要问题目录和暂时性问题目录,前者多指慢性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后者只列出急性问题。问题目录常置于健康档案之首,以使医生对病人的情况一目了然。
(3)问题描述及问题进展记录。问题描述即将问题表中的每一问题依序号顺序逐一以“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S代表病人的主观资料,如病人的主诉、症状、病史等;O代表客观资料,如实验室检查以及病人的态度、行为等;A代表评估,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愈后等;P代表计划,是针对问题提出的,每一问题都有一相应的计划。包括诊断计划、治疗计划、病人指导等。问题进展记录也采取SOAP方式,对问题目录中不同编号的各种问题,依照进展情况加以记录。若某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诊断名称时,则将该问题更正,并将最新资料添入各问题SOAP内;如在追踪中发现新问题,则在进展记录中添加新的问题及编号。
(4)病情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或其他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检验、用药、行为等的动态观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