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院三基考试每日一练《医技》9月21日专为备考2024年医技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呆小病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答 案:错
2、肌电位纤颤电位和正峰波,只有在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才能发现。
答 案:错
单选题
1、夏季,女性患者,23岁,突发腹泻、呕吐3天,每日排水样便近20次,1天来小腿肌肉及腹壁肌肉阵发性痉挛疼痛,尿少。无发热及腹痛。查体:体温正常,BP80/49mmHg,P110次/分,神志清楚,眼窝下陷,皮肤干燥。该患者最关键的治疗是()。
- A:尽快用有效抗菌药物
- B:立即予以升压药
- C: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D:快速补液及电解质,纠正休克
- E:予以止泻药
答 案:D
解 析:霍乱的治疗最关键的是补液、抗休克,而抗菌、止泻治疗为辅助治疗。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血压仍低,可以适当给予升压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知识点1:霍乱知识点2:治疗
2、肺部比较叩诊不正确的是()。
- A:叩诊顺序,由上至下,由前至后,左右对称比较叩诊
- B:叩诊时应注意音响变化
- C:叩前胸与侧壁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 D:叩肩胛间区板指与脊柱平行
- E:叩肩胛下区时板指可任意放置
答 案:E
多选题
1、输液时如药物溢出血管外可以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是()。
- A:能量合剂
- B:25%山梨醇溶液
- C:5%葡萄糖氧化钠注射液
- D:青霉素
- E:去甲肾上腺素
答 案:BE
2、发生溶血反应可能的原因是()。
- A:血液储存过久
- B:血液内加人高渗或低渗的溶液
- C:血液被细菌污染
- D:Rh因子不合
- E:输入异型血液
答 案:ABCE
解 析:溶血反应发生的原因:
1)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与病人AB0血型不符而造成的溶血。一般反应迅速,症状发生快,后果也较严重。
2)输入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发生溶解变质,如血液贮存过久、血液保存时温度过高或过低、血液受到剧烈震荡、血液被污染等;另外,血液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加入对pH有影响的药物等,均可致血液中红细胞被大量破坏。
3)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Rh阴性的病人首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不会发生溶血反应,仅在血清中产生抗体,当再次输入Rh阳性的血液时,才会发生溶血反应。因此,Rh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且反应较慢,症状较轻。也较少发生。
主观题
1、热力灭菌
答 案:热力灭菌可以灭活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素及细菌芽胞。热力灭菌法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两种。
2、何谓噬菌体?在医学上有何应用?
答 案: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它具有病毒的生物特性。噬菌体有两种,一种为毒性噬菌体;另一种为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导致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再感染其他细胞,建立一个溶菌性周期,这种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有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只是噬菌体的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这种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嗟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该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形成溶原状态的噬菌体称为溶原性噬菌体或温和噬菌体。毒性嗟菌体裂解细菌具有特异性,因此可应用毒性噬菌体裂解细菌来鉴定菌种和菌型,这种分型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上,对追查细菌感染的传染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利用噬菌体作载体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工具,已广泛用于遗传工程等研究领域,在基因工程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B型单选(医学类共用选项)
1、肿瘤的免疫治疗需要()。
- A: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
- B:解除免疫耐受
- C:两者均是
- D:两者均否
答 案:B
2、细菌进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也不出现中毒症状,称为()。
- A:菌血症
- B:毒血症
- C:败血症
- D:脓毒血症
- E:病毒血症
答 案:A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