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5月27日专为备考2022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
答 案:对
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记者在法庭旁听时,一律不得在庭审中录音、录像和摄影。
答 案:错
3、气象信息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发布气象信息不需要获得气象部门的同意,但需要如实发布,且发布气象信息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气象部门()
答 案:错
4、违反法律规定,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答 案:对
单选题
1、以下哪一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
- A:保持新闻的真实感
- B:增加生动性
- C: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 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答 案:D
2、媒介定位所借鉴的“市场定位”理论来自于()学科。
- A:广告学
- B:公共关系学
- C:心理学
- D:市场营销学
答 案:D
3、以下关于技术发展对于新闻业的影响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信息技术对于新闻业的影响巨大
- B:人工智能将取代记者
- C:信息技术可以促使新闻生产效率的提升
- D:新闻业对新技术的使用需要严谨的考量
答 案:B
4、法院对案件进行判决前,报纸就对案件擅自做出评判,这被称为()。
- A:忽视保密
- B:偏离政策
- C:言词过激
- D:报纸审判
答 案:D
多选题
1、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应。()
- 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 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 D: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答 案:ABCD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基本内容?()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 案:ABCD
3、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的基本内涵。()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答 案:BCD
4、案件报道涉及下列哪些对象时应不公开其真实姓名?()
- A:犯罪嫌疑人家属
- B:涉案的未成年人
- C:采用人工授精等辅助生育手段的孕产妇
- D:严重传染病患者
答 案:ABCD
主观题
1、简答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答 案:(1)广播的传播特点主要有:①传播迅速,信息量大。②听众广泛,覆盖面广。③声情并茂,参与性强。④转瞬即逝,不易保存。⑤线性传播的选择性差。(2)电视传播的特点主要有:①信息符号视听兼备,声像互动,可以传递比其他媒介更多的信息。②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③时效性强。④在传播劣势上,同广播一样,电视也存在转瞬即逝,不易保存,信息选择性差的劣势。
2、广播语言的三种形态?
答 案:1、新闻播音语言;2、实况语言;3、新闻报道语言。
3、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答 案: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