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10月9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肥胖病的常见病因有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因素、饮食因素、神经和精神因素、体力活动减少等。(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2、膳食纤维可促进锌的吸收。()
答 案:错
解 析:膳食中存在许多不利于锌吸收的因素,如植酸木质素、膳食纤维等。
3、各种食物都有其不同的营养特点,必须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 )
答 案:对
4、健康与营养电子档案能协助上级监控社区治安和环境卫生工作质量,方便行政管理. (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单选题
1、对某走读学校学生进行膳食调查,最适宜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 A:称重法
- B:查账法
- C:24小时回顾法
- D:化学分析法
答 案:C
2、鲜牛乳作为母乳替代品时,从第( )个月开始,婴儿可以吃全奶。
- A:1
- B:2
- C:3
- D:4
答 案:B
3、失水时表现为神志恍惚、尿少、尿比重降低,属于( )。
- A:等渗性脱水
- B:低渗性脱水
- C:高渗性脱水
- D:脱水
答 案:B
4、老年人钙的吸收率为( )。
- A:10%
- B:20%
- C:30%
- D:400A
答 案:B
多选题
1、维生素B2主要存在()食物中
- A:奶类
- B:肉类
- C:肝脏
- D:蛋类
- E:蔬菜
答 案:ABCD
解 析: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主要是奶类、蛋类、肝脏,谷类、蔬菜水果含量较少
2、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包括()。
- A:文字精练、用语准确
- B: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调查成果
- C:报告完整,结论明确
- D:报告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 E:报告后附必要的表格或附图,以方便阅读和理解
答 案:ABCDE
3、下列关于计数资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缺乏病人数等
- B: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观察单位个数的资料
- C:观察单位个数所得的资料
- D:一般为无序变量
- E:一般有单位为有序变量
答 案:ABD
4、下列有关学龄前儿童三餐二点制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早餐、早点应该占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30%
- B:午餐加午后点心占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40%
- C:晚餐占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30%
- D:午后点心应该高能量,以应对下午的活动
- E:晚餐应清淡,以避免影响睡眠
答 案:ABC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怎样应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评价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
答 案:膳食结构是指各类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根据膳食中动物性、植物性食物所占不同比重,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作为划分膳食结构的标准,可以将世界不同地区的膳食结构分为: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和地中海膳食结构。(1)膳食结构的分析根据被调查者24h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五类食物,即谷类,蔬菜和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类和豆类,以及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然后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的理想膳食模式进行比较,对被调查者的膳食结构进行分析评价。
(2)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与方法
①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②评价方法:根据24h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按9类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入总量。将被调查者的劳动强度按低、中、高的不同水平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不同能量膳食的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各类食物摄入量是否满足人体需要。
3、请简述食谱的综合评价内容。
答 案:(1)食谱的能量和营养素计算。如以前学习的食谱能量和营养素计算食谱评价的最基本方法,计算完成后应与参考摄入量或营养目标比较。检查是否达到要求。首先是能量是否达到目标要求。(2)食物种类和比例。另外最常用的评价是食物品种和数量是否足够,食谱中所含五大类食物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食物种类多样化、各类食物的量是否充足?
(3)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是否适宜?动物脂肪是否过量?
(4)蛋白质来源分布或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是否恰当?其他主要微量营养素来源如何?
(5)三餐能量摄入分配是否合理,早餐是否保证了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
(6)烹饪方法是否合适,营养损失和数量损失率较少甚至最少为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