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10月11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年10月11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10/1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0月11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确定事物的量时,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叫做()。

  • A:绝对零点
  • B:相对零点
  • C:参照点
  • D:单位

答 案:C

2、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的—个重要鉴别点是()。

  • A:语速是否减慢
  • B:话语是否中断
  • C:语句是否通顺
  • D:话语是否流畅

答 案:A

3、一般情况下,最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应是()。

  • A:最强
  • B:适中
  • C:较轻
  • D:较强

答 案:B

解 析: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大致呈倒U形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的下降。

4、按照伯克威茨的观点,侵犯行为的发生,除了与挫折导致的愤怒情绪有关系外,还受()的影响。

  • A:个体人格特征
  • B:个体心境
  • C:侵犯线索
  • D:道德水平

答 案:C

解 析: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5、个体处于“一般适应征候群”的()会出现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表现。

  • A:警觉阶段
  • B:搏斗阶段
  • C:康复阶段
  • D:衰竭阶段

答 案:A

6、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

  • A:思维
  • B:言语
  • C:语言
  • D:内部言语

答 案:B

解 析: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则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语言只有得到人们的使用才是真的语言。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7、以下属于凯利所说的责备性问题的是()。

  • A:你为什么要和你的丈夫吵架呢
  • B:您只谈学生学习不好,可当今的教师水平和学校纪律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 C:你不认为夫妻应当相敬如宾吗
  • D:现在你后悔了,当初你干什么来着

答 案:D

8、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是( )。

  • A:正比
  • B:无关
  • C:反比
  • D:正相关

答 案:C

解 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受的最小刺激量叫感受阈限。感受性是用感受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阈限越低,感受性越强,两者成反比。

多选题

1、心理咨询师“你看……这和你无关。”这段话使用的技术是()。

  • A:内容反应
  • B:解释
  • C:内容表达
  • D:指导

答 案:BC

2、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 A:加强道德立法
  • B: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 C:实行职业道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 D:进行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答 案:ABD

3、激情的特点包括( )。

  • A:反应强烈
  • B:持续时间长
  • C:会使人的认识范围变窄
  • D:会使人的分析能力降低

答 案:ACD

解 析: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体验;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激情往往是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在激情状态下,人能做出平常做不出来的事情,发挥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但也能使人的认识范围变得狭窄,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因而在消极的激情状态下人的行为也可能失控,甚至会发生鲁莽的行为。应激则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4、心理咨询师对每一级刺激所给的刺激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
  • B:不可引发求助者焦虑
  • C:大到引起求助者焦虑
  • D:引起焦虑的1/2量

答 案:AC

解 析: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尤其要注意的是,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

5、在MMPI测试中,A因子得分高的受测者可能是()。

  • A:部分正常人
  • B:重性精神病人
  • C:神经病患者
  • D:病态人格患者

答 案:ABD

解 析:略。

6、在压力作用后,出现滞后型临床症状,是由于潜在的模糊观念( )。

  • A:因类似情境出现而被还原
  • B:因被赋予新意义而明朗化
  • C:再次发生效用并重新隐藏了起来
  • D:再次发生效用并表现在临床相上

答 案:ABD

解 析:滞后型的临床相,是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 ——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迷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当 后来的类似事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又被激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获得新意义的模糊观 念明朗化,于是再次发生效用。一旦表现在临床相上,便形成滞后型的临床相。

7、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维度包括()。

  • A:内外倾
  • B:稳定性
  • C:神经质
  • D:精神质

答 案:ACD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