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10月23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会谈技巧“我听您说了您夫妻之间有许多问题,您觉得你们夫妻之间最大的障碍是在孩子的教育和父母的相处问题上,我的理解对吗?”这种会谈使用的技巧是( )。
- A:鼓励
- B:对焦
- C:对质
- D:澄清
答 案:D
解 析:澄清是指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对于服务对象的模糊不清的表达,社会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加以明确:“您刚才说的意思是……是吗?”或者“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
2、救助站的张某和陈某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们两人的境遇相似,但张某希望自己可以在救助站得到妥善安置;而陈某则希望自己可以被送回家乡,能够在家乡过自食其力的生活。按照马斯洛的观点,陈某的愿望所表现的最突出的需要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 B:尊重的需要
- C:自我实现的需要
- D:生理需要
答 案:C
解 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题中的陈某即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3、小徐今年35岁,有吸毒史。强制隔离戒毒后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目前小徐已戒断毒瘾5年多。期间多次尝试寻找工作,但由于就业技能不足,均以失败告终。社会工作者小齐了解情况后,准备链接一些资源帮助小徐就业。从链接正式资源的角度,小方适宜的做法是()。
- A:争取父母关心,给予鼓励支持
- B:积极联系朋友,拓展同伴资源
- C:寻找相关机构,提供指导服务
- D:发动邻里捐款,提供经济援助
答 案:C
解 析:资源链接:除了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所掌握的资源之外,社区内外往往还有其他个人、组织和机构拥有不同的资源,将这些资源链接起来互通有无,也是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链接资源的方式可以分为正式链接和非正式链接,正式链接是指拥有资源的各方通过会议、契约、合同等正式的方式相互交换资源,而非正式链接则是依靠平常的交情等非正式方式形成的资源交换,社区工作中非正式资源链接是常见的方式。良好的资源链接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注意:题目问的是正式资源,ABD都属于非正式资源。
4、在针对某企业员工的成长小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不断强调说:“这是我们的小组,它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表现。”在此过程中,多数组员特别重视小组目标,遵守小组规范,并劝阻那些违反规范的组员。上述过程体现的小组工作特点是( )
- A:促进人际交往
- B:注重团队动力
- C:强调经验分享
- D:带来持久改变
答 案:B
解 析:【答案】B
【解析】小组工作的特点一般是:①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②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③注重团队动力。其中,注重团队动力是指小组工作注重团队在解决问题中的发展动力,强调引导小组组员建立团结、互助与合作的关系,以便共同发现问题及其原因所在,寻找和梳理解决问题的办法,见证和陪伴组员成长。题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主要是为了调动成员积极性和动力,体现了小组工作注重团体动力的特点。知识点:小组工作的特点与功能。
5、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观察,发现从周一到周五早上某社区的卫生站门外都有近50名老年人在排队等候开门。上述情况反映了居民的( )。
- A:规范性需要
- B:感觉性需要
- C:表达性需要
- D:比较性需要
答 案:C
解 析:规范性需要是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规定指出在特定情况下所需要的标准。感觉性需要是指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时的反应。表达性需要是指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反映了对社会服务数量上的需求。比较性需要中需求的认定是针对某种特征所作的比较。本题案例反映了居民的表达性需要。
多选题
1、社会工作者小刘曾开设老年人防诈骗小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近,小刘到另一社区举办同类主题的小组,因不同社区的居民存在差异,小刘在设计小组活动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组员的文化背景
- B:组员的能力
- C:组员的家庭成员人数
- D: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
- E:组员的生理、情绪和认知状况
答 案:ABDE
解 析: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分析每一名组员的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认识和把握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了解其以往的成长经历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12岁的小明是留守儿童,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他的父母在外打工,每年春节才回家几天,小明有时因想念父母而闷闷不乐。虽然成长环境不利,但小明能够正确面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担任小队长,在老师带领下组织和他情况相似的小伙伴们为社区高龄老年人服务。在外担任工程队队长的爸爸得知情况后,自豪地说:“这孩子的领导能力超过我了啊!”上述内容体现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有()
- A:留守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但激发其抗逆力可改善社会环境
- B:留守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但是会逐渐适应社会环境
- C:留守儿童处于不利社会环境时,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
- D:留守儿童虽处于不利社会环境,但完全不会受其影响
- E: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会共同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
答 案:ABCE
解 析: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3、社会工作者小孔负责动员居民参加社区即将举办的“邻里节”活动,她在居民下班回家的时间段,在小区大门口向路过的居民介绍“邻里节”的活动内容。有一位居民刚听小孔开了个头,就打断小孔的介绍,表示自己着急赶回家做饭。面对这种状况,小孔可以做的有()。
- A:向居民致歉耽误了他的时间
- B:将活动的宣传单留给居民
- C:劝居民扫码加入活动微信群
- D:请居民再给她一分钟解释
- E:等居民有时间时再向他介绍
答 案:ABE
解 析:题干描述,有一位居民刚听小孔开了个头,就打断小孔的介绍,表示自己着急赶回家做饭。A项是可行的,B将宣传单留给居民让他回家再了解活动也是可行的;或者是表示下次有时间再向您详细介绍E都是可行的。
4、小冯是一名刚入职的社会工作者,目前的工作任务一是向同事了解机构的宗旨、服务内容和特色,二是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探访,了解社区居民的问题和需求。小冯完成这些任务需具备的能力有()。
- A:动员的能力
- B:沟通的能力
- C:管理的能力
- D:干预的能力
- E:评估的能力
答 案:BE
解 析:本题考查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包括:(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3)评估和计划的能力;(4)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本题中,社工小冯“向同事了解机构的宗旨、服务内容和特色”、“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探访”,需要具备沟通的能力;了解社区居民的问题和需求,需要具备评估的能力。而干预能力是对服务对象的某些偏差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而小冯是刚入职的,任务是入户了解情况,显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故B.E项符合题意。
5、我国各省市的儿童福利院、社会救助管理站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这类单位的主要特征有()。
- A: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
- B:根据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开展相关业务活动
- C:面向社会提供无偿公益服务
- D: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
- E:可以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答 案:ABCD
解 析:本题考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特征。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任务,面向社会无偿提供公益服务,不能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如儿童福利院、社会救助管理站等。这类单位业务活动的宗旨、目标和内容及分配的方式和标准等由国家确定,不得开展经营活动,其经费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撑;履行职责依法取得的收入全额纳入财政管理,不得自主支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全额拨款单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