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10月29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社会工作者接触居民,在居民吃饭时间,不勉强入户访问,此属于( )技巧。
- A:聆听
- B:体谅
- C:分享感受
- D:同理心
答 案:B
2、问卷设计中问题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下列问题中,属于状态类型问题的是( )
- A:您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的培训有何评价?
- B:您如何评价当前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 C:过去一个月您参加过几次读书会活动?
- D:您的专业是社会工作吗?
答 案:D
解 析:问题的指标属性分为状态、行为与态度3种。状态问题,说明被访者在访问时的状况.一般不会轻易变化。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都属于状态类问题。
3、地区发展模式某小区回迁户与商品房住户之间时有纠纷。社会工作者多次组织社区联谊活动,邀请回迁户和商品房住户参与,为双方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上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运用了地区发展模式中的( )策略。
- A:促进个人发展
- B:团结邻里
- C:社区教育
- D:发展资源
答 案:B
解 析:团结邻里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而采取的策略。社会工作者一般会组织多元化的活动鼓励居民参与,推动建立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通过兴趣小组让一些兴趣相同,但关系不良的邻里加入进来,让他们能够交流起来。题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地区发展模式中的团结邻里策略。故本题选B。本题主要考查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了解内容。
4、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设了夫妻关系协调小组,社会工作者以家庭生命周期为主线,带领组员分享夫妻沟通的经验,探索解决夫妻矛盾的方法。在小组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
- A:模拟生活环境,让组员巩固学习到的夫妻沟通技巧
- B:营造开放气氛,帮助组员探索内在恐惧和防卫机制
- C:鼓励组员进一步自我探索,反省夫妻矛盾的成因
- D:重新调整小组的规范和契约,鼓励组员独立自主
答 案:A
解 析:在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1.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2.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1)模拟练习。(2)树立信心。(3)寻求支持。(4)鼓励独立。(5)跟进服务,如转介、跟进聚会、安排探访等。
5、社区社会工作者老齐在走访社区高龄老人时,发现85岁的秦爷爷有一个22岁的孙子小兵赋闲在家。秦爷爷悄悄告诉老齐,小兵游手好闲,还抽烟吸毒,家人都拿他没办法,请老齐帮助小兵。与小兵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后,老齐证实了秦爷爷的说法。针对上述情况,老齐恰当的做法是()
- A:评估小兵问题严重性
- B:告诉秦爷爷自己解决此问题
- C:为小兵拟订服务计划
- D:转介小兵给禁毒社会工作者
答 案:D
解 析:在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时,社会工作者还有一项工作任务:对于那些立即需要帮助而本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无法给予及时必要帮助的服务对象提供转介服务,即通过一些必要的手续把服务对象介绍给其他能够给予及时必要帮助的服务机构或者其他社会工作者。
多选题
1、社区社会工作善于从( )角度分析和处理社区居民问题。
- A:社会政策
- B:社会结构
- C:社会问题
- D:社会制度
- E:资源分配
答 案:ABDE
解 析:ABDE
2、在社会工作者老赵的帮助下,戒毒康复人员大李不仅重新找到了工作,还与前妻复婚了。街道宣传部门希望在街道微信公众号上宣传报道此事,这让老赵很为难。一方面老赵所在的机构在该街道有服务项目,他担心如果直接拒绝可能会影响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老赵也担心公开报道会给大李带来不利影响。根据社会工作伦理守则,老赵恰当的做法有()。
- A:建议街道宣传部门直接说服大李同意刊登
- B:由老赵与大李沟通。征得其同意后再刊登
- C:向街道的宣传部门说明需要为服务对象保密
- D:以大李不同意为由.婉拒街道宣传部门要求
- E:向大李说明宣传意图及可能对他造成的影响
答 案:BCE
解 析:本题考查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时象的伦理责任有:(1)对服务对象的承诺负责;(2)自我决定;(3)知情同意;(4)能力;(5)文化敏感性与多样性;(6)隐私和保密性。B项做法体现了“知情同意”,C项做法体现了“对服务对象的承诺负责”,E项做法体现了“知情同意”和“自我决定”。
3、某社区老人活动中心拟开展老年人电脑兴趣小组服务。为设计出有效的服务计划,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对小组需求进行评估,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
- A:组员参加小组的动机
- B:小组的整体需求
- C:组员的需求
- D:小组的环境需求
- E:组员的能力
答 案:BCD
解 析:小组的需求评估是小组工作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在小组需求评估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有:小组整体需求、组员的需求和小组的环境需求。
4、注自闭症儿童的某志愿者协会目前有登记在册的志愿者70名,有2名专职社会工作者担任志愿者领导。为了提高其服务质量,督导需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的内容有( )。
- A: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 B: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 C:与自闭症儿童建立关系的技巧
- D:志愿者表彰的意义和办法
- E:志愿服务表现评估标准
答 案:ABC
解 析:志愿者训练包括知识、技巧和态度三方面的灌输和交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让志愿者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了解机构政策目标和理想使命,促进志愿者个人目标和机构目标达到一致。二是根据服务岗位的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实务训练,包括相关知识、技巧和态度,以确保服务质量达到应有的水平。三是通过训练提升志愿者的服务信心,帮助他们挖掘潜能,促进志愿者个人发展。
5、12岁的小明是留守儿童,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他的父母在外打工,每年春节才回家几天,小明有时因想念父母而闷闷不乐。虽然成长环境不利,但小明能够正确面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担任小队长,在老师带领下组织和他情况相似的小伙伴们为社区高龄老年人服务。在外担任工程队队长的爸爸得知情况后,自豪地说:“这孩子的领导能力超过我了啊!”上述内容体现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有()
- A:留守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但激发其抗逆力可改善社会环境
- B:留守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但是会逐渐适应社会环境
- C:留守儿童处于不利社会环境时,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
- D:留守儿童虽处于不利社会环境,但完全不会受其影响
- E: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会共同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
答 案:ABCE
解 析: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