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实务(初级)》11月9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初一学生小李的父母几年前因车祸双亡,爷爷奶奶靠微薄的养老金抚养他,尽管生活艰辛,但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小李,老师和同学也都很喜欢和关心他,小李有自己的理想,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从抗逆力理论视角看,上述案例中,对小李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 A:个体的坚强与忍耐
- B:支持性人际与社会关系
- C:个人较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 D:家人与老师的殷切期待
答 案:B
解 析:学校是培养抗逆力的重要环境,能促使学生学习和发展各方面的技能以更好地生活,具体包括:1、促进亲社会联结。2、建立清楚一致的行为和规范。3、教授生活技能。4、提供关怀与支持。5、建立和表达高期望。6、提供机会,促进参与。关怀与支持是抗逆力形成的关键因素,缺少关怀的人几乎不可能克服逆境。关怀不只是亲人才能提供,老师、邻居、社会工作者、同辈伙伴,甚至宠物都可以提供。具体做法是:关注每位学生,迅速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倾听学生诉求,多用鼓励性话语,确认学生的积极力量,组织激励性活动,当学生处于困境时及时提供帮助。故本题选B支持性人际与社会关系。
2、近来为吸引大学生入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的政策,比如非京籍、沪籍大学生士兵复学后完成学业且被当地用人单位接收的,可办理京、沪落户手续。这项政策属于( )措施。
- A:优待
- B:抚恤
- C:教育
- D:就业
答 案:A
解 析:
优待一般是指国家、社会对优抚对象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优先优厚待遇的制度。优抚安置工作中的优待是指对现役军人、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等对象,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给予物质照顾和优先优惠待遇,主要包括发放优待金,以及在医疗、交通、参观游览、教育、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待。题中的政策属于优待措施。
3、社会工作者小张将社区10位智障儿童组成一个互助支持小组,加强家长的支持体系建设,使家长之间建立友谊、互助支持、充分发掘自身资源。为整合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小张以下介入策略不恰当的是( )。
- A:让组员分担彼此无助的心情,产生共鸣
- B:带领组员向政府请愿以争取更多的资源
- C:帮助组员发现自身及他人的优势与能力
- D:协助调剂剩余物资,建立互助平台
答 案:B
解 析:在儿童小组工作中,为了整合和发挥小组资源,通常会采用相互分享、相互支持、建立平等的空间环境的措施。在题目中,带领组员向政府请愿以争取更多的资源属于谋取更多权益而非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且不符合小组为互助支持小组的性质,故B项不符合小张的介入策略。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儿童小组工作中,儿童小组工作及亲职教育的内容、服务方式。考生需要对各种儿童的社会工作有明确的理解。
4、老范是低保救助对象。老范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减少对低保救助的依赖。因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他只能就近打些零工,与邻居几乎没有往来。社会工作者小桃协助老范与邻居结成帮扶伙伴,彼此互帮互助。小桃的这种做法属于救助社会工作中的()服务。
- A:提供心理支持
- B:开展能力建设
- C:调节家庭关系
- D:促进社会融入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题干中的“与邻居几乎没有往来”是解题的题眼。促进社会融入是指社会工作者要为低保家庭创造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社区的公益和文娱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和其他社区居民的联系,互帮互助,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增加他们的成员感、归属感和自信心。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帮助困难群体修复社会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尤其是邻里支持。
多选题
1、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致力于为服务对象增能。为此,在制订服务计划时,社会工作者强调服务对象参与其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服务对象( )。
- A:有自我成长的机会
- B:看到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贡献
- C:有机会为解决自己的问题做出努力
- D:感觉到社会工作者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
- E:感觉到社会工作者是以问题为中心的
答 案:ABC
解 析:考点目的与目标。
2、社会工作者大杨对服务对象老张的服务接近尾声。当天大杨告知老张服务即将结束后,老张表现的无精打采,会谈时心不在焉。针对老张的表现,大杨此时适当的处理方法应包括()。
- A:请老张分享当下的感受
- B:评估老张可能出现的问题
- C:顾及老张的感受,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 D:与老张一起回顾服务的过程,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
- E:与老张商讨其改变过程中的困难,适时修正介入方案
答 案:BD
解 析:本题考查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中的结案。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在结案期服务对象可能会有的负面反应,并在结案阶段审慎处理它们。具体方法如下:(1)在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一下介入工作的过程,以确定结案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束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3)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协助。(4)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网络,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后,才最后结束专业助人关系。(5)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交流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3、某贫困山区自然灾害多发,相关部门实施了生态防灾减灾移民搬迁项目,该项目实施两年后,部分移民仍然互不熟悉,新社区也缺乏便捷的生活服务和设施。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计划为这些移民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完善社区服务设施
- B:建立社区工作服务站
- C:建立移民家庭支持小组
- D:为移民购买人身保险
- E:提升社区志愿者服务能力
答 案:CE
解 析: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的策略有:1、个人网络;2、志愿者联系网络;3、互助网络;4、邻里协助网络。故选CE,C属于互助网络,E属于志愿者联系网络。
4、王某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回到社区后,自暴自弃,既没有收入来源,又不出去工作,也不与家人和邻居来往。一天,王某找到居委会,要求给予经济救助,并扬言自己身患传染病,若不给钱,就会做出过激行为。居委会工作人员耐心劝导,遭到王某的恶语攻击,遂将王某转介给社会工作者小张。从王某的上述行为表现可以看出,王某具有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 A: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 B:吸毒人员的生理特征
- C: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 D:多重困难的生活特征
- E:与社会脱节的社会特征
答 案:ACD
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包括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即服务对象往往表现得敏感、神经质、情绪不稳、反应过度、对人对事多疑、偏激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即服务对象消极悲观、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患得患失等心理特征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在待人接物处世方面,他们往往表现得自我评价低、自卑感强依赖心强、拨一拨动一动、缺乏主动进取精神。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即服务对象自我封闭,往往处于与社会严重脱节的境况。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即服务对象自身和家庭遭受巨大冲击和改变,面临困难重重的生活压力。题干中王某自暴自弃,体现出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到居委会扬言做出过激行为以及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进行恶语攻击,均体现出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王某没有收入来源,也不与家人和邻居来往,体现出多重困难的生活特征。故选ACD。
主观题
1、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如何进行选举?
答 案: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应就所缺空额组织另行选举。其得票数达到选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当选。
2、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社区委员会成员时,可否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几名监票人?
答 案:可以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监票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