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17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选择与求助者的谈话方式时,应当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 )
- A:年龄特征
- B:性格特征
- C:文化特征
- D:以上三者
答 案:D
解 析: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咨询目标 在与求助者进行交谈时,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会谈方式。应考虑到求助者的因素有:1)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2)性格特征,求助者是具有不同个性的人,为此,交谈的方式方法应有所不同;3)问题特征,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不同的交谈方式;4)文化特征,人的心理行为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充分考虑到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价值观念是必要的。
2、以下不属于专业伦理所包含的要素是()。
- A: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
- B:专业伦理守则
- C:心理专业人员的技术和方法
- D: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制度
答 案:C
3、SAS标准分的分界值是( )。
- A:40
- B:42
- C:50
- D:53
答 案:C
解 析:SAS是焦虑自评量表,标准的分界值为50。
4、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在( )中,受测者的反应速度就 不很重要。
- A:智力测验
- B:速度测验
- C:人格测验
- D:难度测验
答 案:C
解 析:时限是测验标准化的一项内容。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人格测验中被试者的反应速度就不很重要。但在最高作为测验中,速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5、暗示会影响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初诊接待,并建立()。
- A:严谨的会谈提纲
- B:有效的小组讨论措施
- C:规范的咨询流程
- D:规范的咨询环境
答 案:D
解 析:过分随意的交谈、心理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对求助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这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初诊接待和会谈方式,建立规范的咨询环境,以避免这种因素的影响。
6、你刚下班离开公司.,办公室的同事便打来电话,说刚才又检查了你撰写的分析报告,发现在标点符号等几个方面出了一点小差错。这份报告明天下午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时要用,领导很重视,但是几十份材料已经印刷、装订完了。你会()
- A:告诉同事,明天一早解决问题,来得及
- B:回公司解决问题
- C:既然没有很大的问题,请同事帮助修改一下即可
- D:既然影响不大,就没必要浪费,只需对存档文件修改即可
答 案:C
7、“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不包括:
- A:心理问题
- B: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 C:可疑神经症
- D:确诊的神经症
答 案:D
8、根据《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心理咨询师只能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和相关的行为问题
- B:心理咨询师只能进行心理咨询,不能进行药物治疗
- C:咨询关系是一种“求”和“帮”的关系
- D:心理咨询师对部分求助者可以辅助使用药物治疗
答 案:D
多选题
1、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4、少年期的自我中心可以用()等概念来表征。
- A:独特自我
- B:重要他人
- C:假想观众
- D:内在自我
答 案:AC
解 析:少年期儿童把自己作为人际和社会关注的中心。少年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可以用“独特自我”与“假想观众”两个概念来表征。
5、从业人员坚持“平等待人”的要求,应树立()。
- A:市场面前顾客无差异的观念
- B:按照贡献取酬的观念
- C:按德才谋取职位的观念
- D:等价服务的观念
答 案:ABC
解 析:平等待人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以公平、对等的态度对待领导、同事和顾客等人的行为。平等待人是员工具有公道素质的重要表现,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树立市场面前顾客平等的观念;树立按贡献取酬的平等观念;树立按德才谋取职位的平等观念。
6、爱情与喜欢的主要区别点包括()。
- A:利他
- B:依恋
- C:亲密
- D:表情
答 案:ABC
解 析:爱情与喜欢的区别有三:依恋、利他、亲密。依恋是指卷入爱情的双方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性地去寻找对方来伴同和宽慰,而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利他:恋爱中的人会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亲密:恋爱的双方会有身体接触的需求。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分。
7、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中,ABC包括()
- A:诱发事件
- B: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 C:个体对不合理信念的驳斥
- D:个体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出现的情绪反应
答 案:ABD
解 析: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即“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