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1月19日专为备考2024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公民进行盘问检查。
答 案:错
2、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人民警察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5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根据我们此前总结的口诀“依法—补偿,违法—赔偿”,可以快速判断本题说法正确。
3、询问笔录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
答 案:对
4、拘传只适用于没有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
答 案:错
解 析:拘传适用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均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拘传。
5、公安机关在规定期间不能对被盘问人采取拘留或其他强制措施的,应立即释放。
答 案:对
6、甲是某小学的班主任,利用单独给学生辅导功课的便利,多次猥亵女学生,被法院判处刑罚,同时被禁止在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从事教师职业。
答 案:对
解 析:《刑法》第37条之一【职业禁止】规定,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3—5年。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31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7、犯罪嫌疑人华某因涉嫌非法集资犯罪被监视居住,因其无固定住所,办案人员考虑到派出所正好有一间闲置的备勤室,遂指定其在此处执行监视居住。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75条第1款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8、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传唤后的魂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如果情况夏杂,询问査证的 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答 案:错
单选题
1、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不包括()。
- A:习惯
- B:判例
- C:政策
- D:国际惯例
答 案:D
解 析: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主要有:习惯、党章、判例、政策、民俗、村规民约等。国际惯例属于当代中国法正式渊源。
2、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列哪类人员不存在回避问题()。
- A:证人
- B:鉴定人
- C:勘验人员
- D:翻译人员
答 案:A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下列各项可以用来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是( )。
- A:天安门的图形
- B:红十字的标志
- C:国旗的图案
- D:创始人的头像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4、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 A: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遇有暴乱情况可以使用武器
- B: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遇有越狱情况可以使用武器
- C: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遇有抢夺枪支的紧急情况可以使用武器
- D: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可以使用武器
答 案: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0条规定:“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故D项错误。
5、如果当事人对治安管理处罚不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B:只能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 C:既可以依法申请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答 案:C
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
- A:行政拘留
- B:罚款
- C:警告
- D:强制传唤
答 案: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第2款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7、()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A:依法治国
- B:文明执法
- C:尊重人权
- D:坚持党的领导
答 案:A
解 析: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8、对于被拘留、公安机关应当在被拘留后( )小时内进行询问。
- A:12
- B:24
- C:8
- D:48
答 案:B
多选题
1、被处罚人被决定行政拘留15日并且被并处罚款的,如果行政拘留没有暂缓执行,且不符合延期缴纳罚款条件的,对罚款的缴纳公安机关的做法是()
- A:公安机关在向被处罚人宣告处罚决定时,可以事先提醒被处罚人按期缴纳罚款及不按期缴纳罚款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 B:被处罚人提出委托其亲属代为缴纳罚款的,公安机关应当为其提供方便
- C:被处罚人提出委托公安机关代为缴纳罚款的,公安机关可以代为缴纳,但被处罚人须出具书面委托
- D:被处罚人因行政拘留无法自行按期缴纳罚款,主动要求当场收缴罚款的,公安机关及其办案民警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答 案:ABC
2、对需进行伤情鉴定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并可以根据已认定的事实作出处理决定。
- A:被侵害人拒绝提供诊断证明的
- B:被侵害人拒绝进行伤情鉴定的
- C:被侵害人无法提供诊断证明的
- D:经公安机关通知.被侵害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作伤情盛定的
答 案:ABD
3、我国的宗教政策是()。
- A:不得强迫公民信仰宗教
- B:可以说服信教的人放弃其信仰
- C: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 D:我国宗教团体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
- E:不受任何政治团体的影响
答 案:A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公民死亡后,民事权利能力消灭,但仍受保护的权利包括()。
- A:名誉权
- B:对作品的署名权
- C:生命健康权
- D:财产所有权
答 案:ABD
5、在办理盗窃、诈骗、抢劫机动车案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事业单位私下交易机动车辆属于建法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 B:对明知诈骗而来的赃车而购买的.应将车辆无偿追缴
- C:对迎反国家规定购买车辆,经査证是赃车的,一律进行追缴
- D:对不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结案后予以退还买主
答 案:BD
6、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遇有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精神病人,应当()。
- A: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 B:报请派出所负责人批准
- C:及时通知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 D:及时通知该精神病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
答 案:AB
7、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由()组成。
- A:委员长
- B:副委员长
- C:秘书长
- D:委员
- E:副秘书长
答 案:ABC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8条第2款规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8、下列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
- A:传唤
- B:拘传
- C:拘留
- D:逮捕
答 案:BCD
主观题
1、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情形有哪些?
答 案: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2、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3、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答 案:依法
4、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答 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5、单位组织一次内部业务培训,由你负责,但参与培训的人员经常逃课,缺课,你该怎么办?
答 案:(1)单位内部的业务培训是最贴近我们日常工作的,能够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进入工作角色,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我会把这次培训搞好。
(2)针对有人经常逃课、缺课的现象,首先要分清情况,看这些同事是否有紧急的事,并作相应处理。对他们明确培训的重要性,并完善相关的请假制度。
(3)和授课老师沟通交流,完善授课形式与流程。增强课程的形象性、生动性。最重要的是向领导请示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按照分值的高低标准给予奖惩,以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4)对已缺课、落课的人员及时给予帮助,例如补课等措施,并定期组织学习,交流。相信大家都会顺利通过培训,为以后出色地完成工作打下基础。
6、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