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4年11月20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1月20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1/2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20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植物油中一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

答 案:对

解 析:由于植物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易被氧化,破坏植物油的风味。

2、社区营养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是营养干预的常用方法之一。

答 案:错

3、食品保质期的标示可以以年或月为单位表述,如果食品的保质期与储藏条件有关,应标示食品的特定储藏条件。()

答 案:错

解 析:食品保质期的标示应以月为单位表述。

4、如果运动负荷安排适宜,则锻炼者的主观感觉应该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倍感舒服,渴望运动。

答 案:对

单选题

1、选择社区营养干预措施的基本原则有()。

  • A:考虑对解决营养问题的作用大小
  • B:考虑营养问题的重要程度
  • C:考虑实施干预的难易程度等
  • D:以上均是

答 案:D

解 析:选择社区营养干预措施的基本原则包括:①考虑营养问题的重要程度;②考虑对解决营养问题的作用大小③考虑实施干预的难易程度、参与性和成本效益以及对干预措施评估的难易程度和可持续发展等。

2、皮肤受到轻微挤压可出现散在出血点,受碰撞或受压后容易出现紫癜和淤斑估计缺乏 ( )

  • A:维生素C
  • B:维生素D
  • C:维生素E
  • D:维生素A

答 案:A

解 析:暂无

3、能促进母体骨骼更新,调节钙的吸收与潴留的激素是( )。

  • A:胎盘催乳素
  • B:游离甲状腺素
  • C:雌激素
  • D:促绒毛激素

答 案:C

4、人每天大约分泌(  )唾液,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食物、水解碳水化合物、解毒等,所以吃饭时应细嚼慢咽。

  • A:1000—1300ml
  • B:1100—1400ml
  • C:1000—1500ml
  • D:1300—1600ml

答 案:C

解 析: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1000~1500ml

多选题

1、关于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正确的是(  )。

  • A:肌肉越发达,活动能量消耗越多
  • B: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
  • C:劳动强度越大,能量消耗越多
  • D:同等强度劳动,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
  • E:工作熟练程度低者,能量消耗较少

答 案:ABCD

2、按病原物质分类,将食物中毒分为几类(  )。

  • A:细菌性食物中毒
  • B: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 C:动物性食物中毒
  • D:有毒植物中毒及化学性食物中毒
  • E:重金属中毒

答 案:ABCD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
  • B:将被调查者24h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与相应的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量进行比较时只需评价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是否充足即可
  • C:在进行食物归类时应注意有些食物需要进行折算才能相加
  • D: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通常将食物分为9类
  • E:平衡膳食宝塔给出了一天中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建议,还要注意合理分配三餐食量

答 案:ACDE

4、下列对初乳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初乳是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
  • B:初乳含有丰富的抗病物质
  • C:初乳中蛋白质含量远高于成熟乳
  • D:初乳中脂肪含量远高于成熟乳
  • E:初乳中乳糖含量远高于成熟乳

答 案:ABC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简述体格测量标准化的内容和意义。

答 案:(1)标准化的内容测量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遵照一样(标准)方法、程序和仪器,执行一样(标准化)操作规范,以达到一致的结果。(2)标准化的意义
①标准化的意义在于对某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标准的本质特征就是一种“统一规定”,“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则是标准化的实质,标准化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②通过标准化,使体格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均尽量接近真值。精确度又称精密度,指以最小的差异重复测定一个个体的能力。准确度是指测定值和“真值”相同的程度,即以尽可能的程度使所测值代表真实值的能力。真值又叫真实值,是最能反映被测个体体格的值。实际工作中,常将最有经验的调查人员所测的数值,或者是多人多次测定同一个体的平均数值作为近似的“真值”。

3、家庭中可使用哪些方法来预防或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答 案:预防食品腐败变质,主要是针对引起腐败变质的各种因素而采取各种合理的加工处理和食品保藏措施。家庭常用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方法有冷藏、加热、盐腌和干燥、酸渍和酸发酵等。(1)冷藏。即使用冰箱保藏食品,对食品质量影响不大且相对安全。低温可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降低化学反应速度。食品冷藏方法可分为冷却和冷冻两类。冷却是指使食品温度适当降低(一般降至0℃~4℃)的保藏方法(即普通冰箱的冷藏室),而冷冻则是指在0℃以下使食品冻结的保藏方法(即普通冰箱的冷冻室)。
(2)加热。食品加热至60℃以上即属于热处理。如63℃30min的传统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繁殖型微生物,包括常见致病菌,同时可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结构和营养素,多用于鲜奶、啤酒、酱油和某些饮料的杀菌。食品热处理最常用的温度100℃(即煮沸,以常压下水沸为标志),可消除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同时也是习惯上认为食物生熟的界限温度。100~121℃属于高温杀菌,必须借助高压方可达到,多用于家庭制作罐头等需长期无菌保藏的食品。家庭食品加热处理除传统烹调外,还可使用微波加热和电磁炉等。微波属于高频电磁渡,其加热的特点是使食品内水分子产热,故升温快且受热均匀,杀菌效果好(如大肠杆菌15s可全部杀灭),营养素损失少,且节省能源,通用予水分分布均匀食品的加热和再加热。但应注意加热温度太高和时间太长可产生一些有毒性的化学物,反复加热的煎炸油中禽大量的过氧化物、低分子分解产物、脂肪酸的二聚体和多聚体等有害物质。
(3)盐腌和干燥盐腌保藏食品使用的食盐浓度应达到10%以上,并应注意在盐渍初期要严防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盐腌后加以干燥处理可加强其防腐作用,如香肠、腊肉等。干燥后的食品也应注意密闭包装或低温保存,防止吸水。
(4)酸渍或酸发酵酸渍指用醋酸或食醋浸泡食品,其醋酸浓度达到1.7%以上(pH值2.5以下)。醋发酵主要指利用乳酸杆菌等微生物进行的乳酸发酵和醋酸发酵(如酸泡菜、酸奶等),可抑制大多敷庸败菌的生长。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