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11月23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1月23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1/2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23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以下各项中属于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生物性因素的是()。

  • A:家庭教养
  • B:心理发育停滞
  • C:诱发事件
  • D:身体健康状况

答 案:D

2、按照中国常模标准,MMP1的T分在()以上,便可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

  • A:55分
  • B:60分
  • C:65分
  • D:70分

答 案:B

解 析:MMP1按照美国常模T分70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而中国常模T分在60分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

3、测谎仪本质上属于一种( )。

  • A:心电图
  • B:生物反馈仪
  • C:行为反映测量仪
  • D:投射测量仪

答 案:C

解 析:行为反应测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它的理论依据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其外在生理体征和外在行为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个体的身体距离、生理指标等来推测其内在态度。

4、关于应对方式问卷,错误的说法是( )。

  • A:可以反映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 B:能够提高人们的应对水平
  • C: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应对行为差异
  • D: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

答 案:B

解 析:应对方式量表的应用价值很多,但是量表只能起到反应情况的作用,不可能会通过做测验直接提高人们的应对水平。

5、逆反期的出现是( )。

  • A: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 B: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异常现象
  • C:由早期挫折造成的
  • D:人格异常的一种表现

答 案:A

解 析:与两次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相对应的是两次逆反期。第一逆反期是在孩子2~4岁的时候。这时候的孩子要求实现自我意识,想要告诉大人们“我已经长大了,能做事情了,你们要相信我。  我们常说的逆反期大多是指第二逆反期,即孩子从10~16岁这段时期。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大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决定权。  对孩子的逆反,作为父母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论是第一逆反期还是第二逆反期,并不是孩子学坏了,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正常现象。对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在人生发展历程中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尤其是处在第二逆反期的孩子,这个时期是他们发展的鼎盛时期。逆反期是大多数孩子都要经历的过程,作为家长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据我所知,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逆反期有三种处理方式是非常错误的。

6、()是记录示范者或来访者本人适当行为的电影电视或录像、图书、游戏等让来访者观看,以减缓焦虑或巩固良好行为。

  • A:生活示范
  • B:参与示范
  • C:内隐示范
  • D:象征性示范

答 案:D

7、需要是( )。

  • A: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 B: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
  • D: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答 案:D

8、情绪和情感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的功能。

  • A:适应
  • B:动机
  • C:组织
  • D:信号

答 案:D

多选题

1、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4、以下属于合理情绪疗法的不完美目标的包括

  • A:改变情绪
  • B:改变认知
  • C:改变行为
  • D:完善人格

答 案:ABC

5、关于从业人员律己宽人、融入团队,正确的观念是(  )。

  • A:凡事不计较,不拿原则约束同事关系
  • B: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同样严格要求他人
  • C:与人为善,热心帮助他人
  • D:善于与同事沟通交流,努力向先进和模范学习

答 案:CD

解 析:关于从业人员律己宽人、融入团队,正确的观念是:小事宽容待人,大事把握原则。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热心帮助他人。善于与同事沟通交流,努力向先进和模范学习。

6、常模团体的条件包括( )。

  • A:群体构成要明确界定
  • B:对群体具有代表性
  • C:样本大小要适当
  • D:注意保持其传统性

答 案:ABC

解 析:常模团体的条件包括:①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②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③样本的大小要适当,④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要选择新近常模。

7、在运用“产婆术式”辩论技术时,咨询师的提问具有的特点包括

  • A:质疑性
  • B:挑战性
  • C:非理性
  • D:选择性

答 案:AB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