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11月25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年11月25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11/2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1月25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关于HAMD,错误的说法是( )。

  • A:由Hamilton编制
  • B:共包括三种版本
  • C:包含7类因子
  • D:可用于评定焦虑情绪

答 案:D

解 析: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共有17项、21项和24项3种版本。HAMD包括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和绝望感7个因子。HAMD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可用于抑郁症、双相障碍、神经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的评定,尤其适用于抑郁症。并不适用与焦虑情绪,因此本题答案应该为D。

2、( )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

  • A:自我提升
  • B:自我贬抑
  • C:自我接纳
  • D:自我排斥

答 案:D

3、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 )。

  • A: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 B:操作条件反射
  • C:经典条件反射
  • D:工具条件反射

答 案:C

4、0~2岁的儿童主要依靠()来记忆。

  • A:表象
  • B:言语
  • C:动作
  • D:情绪

答 案:C

解 析:0~2岁儿童主要是运动记忆,即依靠自己的身体运动和动作进行的记忆。因此,答案选C。

5、个体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  )。

  • A:被动性违拗
  • B:被动性服从
  • C:主动性违拗
  • D:主动性服从

答 案:C

解 析:主动性违拗:患者对于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如要求患者张嘴时,患者反而把嘴闭得更紧。被动性违拗:患者对于别人的要求不做出任何反应。违拗症状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SAS有()条目反评分题。

  • A:5
  • B:8
  • C:10
  • D:12

答 案:A

解 析:SAS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日,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

7、与法律相比,道德在调控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时,它的()。

  • A:作用力弱
  • B:适用范围大
  • C:实效性差
  • D:操作性强

答 案:B

8、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属于态度的(  )

  • A:深刻维度
  • B:强度维度
  • C:中性维度
  • D:外显维度

答 案:A

解 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态度的雏度。应试解难:社会态度的雏度包括:指向维度、强度维度、中性维度、外显维度、深刻维度。其中,深刻维度是指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多选题

1、神经性厌食症主要表现为()。

  • A:有意节食
  • B:体重明显下降
  • C:女性多见
  • D:发作性多食

答 案:ABC

2、模仿的意义主要包括()。

  • A:是学习的基础
  • B:具有社会适应作用
  • C:可以促进群体形成
  • D:使人快乐

答 案:ABC

解 析:模仿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最简单的形式,是掌握人际互动经验最简单的机制,也是个体学习的基础;2)适应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模仿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个体发展早期,这种作用尤其突出。3)促进群体形成,模仿会使群体成员在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提高,增进群体凝聚力。

3、从心理咨询师方面来看,良好咨询氛围的基础包括()。

  • A:求助者的人性观
  • B:咨询师的人性观
  • C:求助者的人生观
  • D:咨询师的人生观

答 案:BD

解 析: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尊重程度,往往与咨询师所持有的人生观、人性观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咨询师积极、乐观的人性观和人生观,应当成为咨询氛围的基调。

4、建构理想的焦虑等级的具体要求包括()。

  • A:每一级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
  • B:各焦虑等级之间级差尽量均匀.
  • C:焦虑等级的设定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
  • D:焦虑等级的设定主要取决于心理咨询师本人

答 案:ABC

5、在厌恶疗法中,厌恶刺激有()。

  • A:电刺激
  • B:想象刺激
  • C:引起不快情绪的羞辱等
  • D:药物刺激

答 案:ABCD

6、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7、寻找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

  • A:躯体疾病
  • B:年龄差异
  • C:社会交往
  • D:性的差异

答 案:ABD

解 析:在寻求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需要考虑:1)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3)考虑生理年龄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4)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