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11月28日专为备考2024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直接监督的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
答 案:对
2、在一切监督力量中,党委和政府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党委和政府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接,党委和政府的监督具有广泛性、普遍性。()
答 案:错
解 析:在一切监督力量中,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具有第一位的意义。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接,人民群众的监督具有广泛性、普遍性。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石。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本题说法错误。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政府部门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式,是公安工作党委领导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答 案:错
解 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式。所谓综合治理,必定离不开群众。
5、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答 案:对
解 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故本题说法正确。
6、公安机关要协同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这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第5项职责是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要协同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这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伏法。故本题说法正确。
7、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的规定精神,公安赔偿必须同时具备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后果要件、行为违法要件四个要件才可以成立。
答 案:错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从法条可以看出,公安赔偿必须同时具备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后果要件、因果关系要件四个要件才可以成立。
8、正规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必须把加强教育训练作为提高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
答 案:对
解 析:正规化建设的目标有4个,其中1个是“训练有素,业务精通”,这就要求必须把加强教育训练作为提高公安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
单选题
1、接到镇政府通报后,公安派出所正确的做法是()。
- A:强制驱离聚集在镇政府门口的农民
- B:与村民代表沟通协商了解情况
- C:对当场实施的犯罪行为批评教育
- D:此事不属公安机关职责,不予过问
答 案:B
解 析: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是其工作职责和内容,所以排除D项。A项“强制驱离”和C项“批评教育”很显然不是正确的方法。村民聚集到镇政府要求解决,作为公安机关,应当听取诉求,调查了解,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2、()各级公安机关均设立督察机构。
- A:省级以上
- B:地市级以上
- C:县级以上
- D:全国
答 案:C
解 析:《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2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负责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上一级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和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负责。”
3、某公安局督察机构在督察过程中发现一名民警有涉嫌职务犯罪的行为。该督察机构对其应当( )。
- A:立案侦查
- B:检举、控告
- C: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 D:依法提起刑事诉讼
答 案:C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1条规定:“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需要给予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应当提出建议,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和行为的表率性,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 A:社会性
- B:人民性
- C:约束性
- D:公正性
答 案:B
解 析:阶级性、人民性和表率性,是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
5、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査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 A:32小时
- B:8小时
- C:12小时
- D:24小时
答 案:D
6、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公开原则范畴的是( )。
- A:处罚依据公开
- B:执法人员身份公开
- C:处罚决定公开
- D:被处罚人个人隐私公开
答 案:D
7、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劳动和休息时间进行了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 B:劳动者连续工作三年以上的,享受带新年休假
- C:国家实行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八小时的工时制度
- D: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答 案:A
8、政务信息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
- A:为人民服务
- B:接受人民监督
- C:提高工作效率
- D:加强政府信息安全
答 案:A
解 析:我国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基本准则。故本题选A。
多选题
1、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它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三者的关系。
- A:各级政府
- B:公安机关
- C:人民群众
- D:党的领导
答 案:BCD
解 析: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的关系。
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A: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的
- B: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
- C:违法实施罚款的
- D:违法吊销许可证和执照的
答 案:ABCD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4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三)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3、加强队伍建设的途径有()。
- A:政治建警
- B:科技强警
- C:从严治警
- D:从优待警
- E:班子建设
答 案:ABCDE
解 析:加强队伍建设有五个途径:政治建警、科技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和班子建设。 知识模块:公安队伍建设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第3条规定,公安机关奖励工作的原则有()。
- A:实事求是,按绩奖励
- B: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
- C:公开、公平、公正
- D: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物质奖励为主
答 案:ABC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第3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奖励工作坚持下列原则:(一)实事求是,按绩及时施奖;(二)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三)公开、公平、公正;(四)以基层一线为重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从严;(五)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
5、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 )的工作路线。
- A:一切为了群众
- B:一切依靠群众
- C:从群众中来
- D:到群众中去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6、人民警察发生下列哪些情况,不得辞退?()
- A:在哺乳期间的
- B:因公而丧失工作能力的
- C:负伤
- D:患有严重疾病正在治疗的
答 案:ABD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6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退:(一)因公负伤致残并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二)患严重疾病或者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三)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的。”
7、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包括( )。
- A:维护国家安全
-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C: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 D: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
- E: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答 案:ABCDE
解 析:公安机关有五项基本任务:一、维护国家安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8、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途径实现。
- A:撤销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有关公安工作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B:受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提出的申诉和意见
- C:对公安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议案
- D: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公安工作经费的预算、决算进行审查
答 案:ABCD
解 析: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六个途径实现。
主观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应该怎么处理?
答 案: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由谁来承担?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怎么处理?
答 案: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答 案:刑事责任。
5、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包括那些方面?
答 案:一、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二、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的执法监督。三、本级公安机关对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四、上级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主管部门对下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派出机构的执法监督。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 案:一、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二、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三、及时有效的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四、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