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2月3日专为备考2024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立法依据是人民政府组织法。
答 案:错
2、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就是都预见到结果必然发生()
答 案:错
解 析:间接故意是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3、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答 案:对
4、甲是美国人,在我国乙市旅游期间实施了犯罪,则乙市中级人民法院有权管辖甲的案件。()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第21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由此可知,题干未交代甲究竟犯了什么罪,如果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刑事犯罪,如甲仅仅是故意伤害(轻伤)或者盗窃(价值10000元),那么仍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5、民警李某认为小钱有违法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可以直接决定对其继续盘问48小时。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故本题说法错误。
6、公安机关询问违法嫌疑人,必须在公安机关进行。
答 案:错
7、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答 案:对
8、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享有时间与其民事权利能力享有的时间是一致的。
答 案:对
单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规定,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
- A:精神奖励
- B:物质奖励
- C:经济补贴
- D:政治待遇
答 案:B
2、某高校司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处于大城市“陌生人社会”的人群会更多地强调程序公正,选择诉诸法律解决纠纷;处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群更看重实体公正,倾向于以调解、和解等中国传统方式解决纠纷。据此,下列关于公平正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相对性、社会差异性
- B: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既应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合乎情理
- C:程序公正只适用于“陌生人社会”,实体公正只适用于“熟人社会”
- D:程序公正以实体公正为目标,实体公正以程序公正为基础
答 案:C
解 析:公平正义包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无论是程序公正还是实体公正,都平等适用于全社会,不存在“陌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的区别对待。
3、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
- A:不可能构成犯罪
- 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
- C: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 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
答 案:A
解 析:所谓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并且能够实行某种行为,但消极地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是构成不作为危害行为的前提。刑法中所讲的特定义务,不是一般的道德意义上的义务,而是行为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内,基于特定的事实和条件而产生的法律上的义务。本题中,甲并没有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因此甲的不作为行为并不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犯罪,故选A。
4、 2012年11月,杨某被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2014年11月,法院对杨某于2012年5月所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关于对杨某的执行刑期如何确定,下列正确的是( )。
- A:可在9~16年范围内适当确定
- B:可在7~16年范围内适当确定
- C:可在9~14年范围内适当确定
- D:可在7~14年范围内适当确定
答 案:D
解 析:《刑法》第70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行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在本题中,发现漏罪先并后减,9年与7年并罚应为:9~16年;减去已经执行的2年,应当为7~14年。
5、如果当事人对治安管理处罚不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B:只能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 C:既可以依法申请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答 案:C
6、某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以后,认为有必要逮捕被告人。于是,作出了逮捕被告人的决定,那么应当由()来执行逮捕。
- A:公安机关
- B:国家安全机关
- C:人民检察院
- D:人民法院
答 案:A
7、 张某提起的侮辱案自诉附带民事诉讼,由于各种原因,人民法院推迟了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审理,先行对本案的刑事部分作出了审判,则针对民事部分的判决的上诉期限是( )日。
- A:10
- B:15
- C:20
- D:30
答 案:A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01条规定:“上诉、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上诉、抗诉的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计算。对附带民事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应当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附带民事部分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也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确定。”因此,虽然本题中附带民事部分另行审判,但仍应当适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上诉期限,即10日。
8、下列行为构成抢劫罪的是()。
- A:用要挟的方法,使被害人事后交付财物的行为
- B:利用被害人自己熟睡的状态,将其财物拿走的行为
- C:用麻醉的方法,使被害人丧失反抗能力,并当场抢走财物的行为
- D:利用被害人自己醉酒的状态,将其财物拿走的行为
答 案:C
解 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客观上实施用劝酒使得被害人喝醉后不知反抗的方法,劫取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抢劫,应以抢劫罪定罪。C构成抢劫罪。 A: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行为人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而交付财物的行为。);BD:盗窃罪(如果从昏迷者身上、口袋、身边(明显可控距离内)将钱包拿走,即是涉嫌盗窃罪)。
多选题
1、流窜作案,是指()。
- A:三人以上共同作案
- B: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胞到外市、县继续作案
- C: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
- D:在本县市内三个以上街道、社区连续作案
答 案:BC
2、下列有关强制措施和刑罚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有()。
- A:适用机关不同
- B:适用对象不同
- C:法律性质和目的不同
- D:法律依据和结果不同
答 案:ABCD
3、下列关于传唤、口头传唤、强制传唤的表述哪些是的?()
- A:口头传喚不必补办传唤证,但强制传唤必须开具传唤证
- B:派出所所长有权批准传唤
- C:传唤需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D:对证人不可以使用传唤
答 案:BD
4、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的权利。
- A:占有
- B:使用
- C:收益
- D:处分
答 案:ABCD
5、某小饭馆使用陈化粮做早点出售,被人举报,卫生监督管理机关经过调查,于5月20日决定对其处以200元的罚款,5月25日处罚决定送达当事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应()。
- A:在6月9日以前缴纳罚款
- B:在6月4日以前缴纳罚款
- C:将罚款缴纳指定银行
- D:将罚款缴纳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
- E:申请听证
答 案:AC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6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曰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故A项、C项正确,B项、D项错误。第42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省告知#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本题不属于较大数额罚款,不可申请听证,E项错误。
6、关于拘传和传唤,下面哪些说法?()
- A:公安机关是否采取传唤措施不是对犯罪嫌疑人拘传的必要条件
- B:拘传和传唤到其所在市、县的“指定地点”,理解是只能指定在公安机关内部
- C:异地执行传唤、拘传不可以传唤到本地和犯罪嫌疑人住处讯问
- D:拘传和传唤到其所在市、县的“指定地点”,理解是可以指定在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场所
答 案:AD
7、 被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当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条件有( )。
- A: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
- B:当事人申请
- C:人民法院同意
- D:行政机关批准
答 案:AB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52条规定:“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行政处罚不涉及人民法院的职权,因此不可能要求人民法院同意。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拒绝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 A:拒绝无合法手续的人民警察进入住所的
- B:对执行追捕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
- C:拒绝执行搜查任务的人民警察进入犯罪嫌疑人藏身场所
- D: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
答 案:BCD
主观题
1、简要回答宪法是根本大法。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2、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3、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你负责处里的工作,有两位老同志,老是找理由,不来上班,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我负责处里的工作,是处长对我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2)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处理,不可带有情绪,首先查找原因,看两位老同事是否是确实家里有困难,如果有困看,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同时,我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是否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偏差,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在轻松的地点,和两位老同事真诚沟通,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取得他们的理解与谅解。
(3)在全处同志面前,要以诚实和小学生的姿态出现,并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不耽误处长事情的情况下,适时向处长汇报工作情况。
4、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答 案:以人为本
5、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
6、如果你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就,但是领导只表扬了你一人并只给你一人发了奖励,你怎么办?
答 案:(1)首先,我会服从并尊重领导的决定。
(2)其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向领导如实地汇报事情的真实情况,并主动检讨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认真听取领导的批评和指导。
(3)再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与同事们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解释事情的本来面目,并真诚地向同事们道歉,以取得同事们的谅解。
(4)最后,总结经验教训,为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做借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