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12月8日专为备考2024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承运人有权对无票的旅客补收规定的票款和收取规定的补票手续费。
答 案:对
解 析:旅客乘车应持有有效车票。对无票乘车或者持失效车票乘车的,应当补收票款,并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拒不交付的,铁路运输企业可以责令其下车。
2、《宪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答 案:错
解 析:《宪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3、《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引导游客理性消费,树立优质优价的 消费理念。()
答 案:对
解 析:《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引导游客理性消费,树立优质优价的消费理念。
4、执业的导游要行使法定权利,承担法定义务,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不能履行导游职务的。()
答 案:对
解 析:《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5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不予颁发导游执业证书。执业的导游要行使法定权利,承担法定义务,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不能履行导游职务的。
5、普通护照只能由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或者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签发。()
答 案:错
解 析:《护照法》第4条规定,普通护照由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或者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和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签发。故本题错误。
单选题
1、自铁路运输企业发出领取货物通知之日起满()日仍无人领取的货物,铁路运输企业应当通知托运人,托运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作答复的,由铁路运输企业变卖。
- A:10
- B:15
- C:20
- D:30
答 案:D
解 析:《铁路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自铁路运输企业发出领取货物通知之日起满30 日仍无人领取的货物,或者收货人书面通知铁路运输企业拒绝领取的货物,铁路运输企业应当通知托运人,托运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作答复的,由铁路运输企业变卖。
2、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督促旅游包车企业通过驾驶员()等方式,严格执行客运安全告知制度。
- A:口头告知
- B:播放安全告知音像资料
- C:口头告知或者播放安全告知音像资料
- D:口头告知和播放安全告知音像资料
答 案:C
解 析: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督促旅游包车企业通过驾驶员口头告知或者播放安全告知音像资料等方式,严格执行客运安全告知制度。
3、李某(11岁)和孙某(12岁)在某乡村农庄游玩时,不听农庄工作人员劝阻竞相爬上围墙攀摘葡萄,在争抢中李某将孙某挤下围墙,围墙上松动的石头将另一名游客王某砸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农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B:李某的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C:孙某自己有过失,应当减轻赔偿人的赔偿责任
- D:本案应适用特殊侵权责任规则
答 案:A
解 析:本案属于“监护人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1款规定,无民事行为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4、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 A:自我经营
- B:自我教育
- C:自我约束
- D:自我发展
答 案:B
解 析: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5、投诉符合受理条件的,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应当在()内予以受理。
- A:3工作日
- B:7日
- C:5个工作日
- D:5日
答 案:C
解 析:根据《投诉处理办法》第15条规定,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受理。故选C。
多选题
1、根据《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消防安全指南(试行)》,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设置在()。
- A: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 B:住宅建筑内
- C:商业建筑内
- D: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
- E:村(居)民自建房内
答 案:ABDE
解 析:《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消防安全指南(试行)》提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不得设置在住宅建筑内;不得设置在“三合一”场所(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彩钢板建筑和村(居)民自建房内;不得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得毗连甲乙类危险品仓库。
2、《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客运安全带使用保障游客出行安全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导游在发车前应当提醒游客全程系好安全带,并在行车途中特别是()时监督提醒游客检查、系好安全带。
- A:危险路段
- B:颠簸路段
- C:行经高架桥
- D:行经高速公路
- E:行径十字路口
答 案:AD
解 析:《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客运安全带使用保障游客出行安全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导游在发车前(包含车辆途中休息再次发车时)应当提醒游客全程系好安全带,并在行车途中特别是行经高速公路、危险路段时监督提醒游客检查、系好安全带。
3、下列各项中,关于我国《旅游法》立法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包括()。
- A:《旅游法》曾列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
- B:共有1400多名代表提交48件议案,建议制定《旅游法》
- C:2009年12月,启动《旅游法》的起草工作
- D: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旅游法(草案)》
- E:2013年10月1日,我国《旅游法》生效
答 案:ABD
解 析:《旅游法》是改革开放初期启动的立法项目之一,曾列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和国务院立法计划。从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共有1400多名代表和3个代表团提交48件议案,建议制定《旅游法》。2009年12月,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23个部委和有关专家成立《旅游法》起草组,启动《旅游法》的起草工作。《旅游法》起草组历时两年多,先后举行5次全体会议,到十几个省(区、市)调研考察,召开了数十次座谈会,深入研究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立法的情况和经验,先后形成三个阶段性草案文本和数十个修改稿并多次听取意见,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财经委第64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旅游法(草案)》,于同年8月27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2013年4月25日下午,在充分吸收一审、二审、三审以及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以150票赞成、5票弃权表决通过了本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法律——《旅游法》,该法于同年10月1日生效。故选ABD。
4、下列各项中,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管理制度的表述,正确的选项包括()。
- A:“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内容包括对不文明行为的记录期限
- B:“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前应经“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
- C:“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记录期限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 D:“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的期限为永久性保留
- E:“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当事人有权进行申辩
答 案:ABE
解 析:《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第9条规定,“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1~5年,实行动态管理。第11条规定,“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将相关信息通报或送达当事人本人,并告知其有申辩的权利,当事人在接到申辩通知后30个工作日内,有权利进行申辩。旅游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辩后30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回复。申辩理由被采纳的,可依据当事人申辩的理由调整记录期限或取消记录。故选ABE。
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旅行社、旅游包车企业在包租车辆环节互查()资质资格。
- A:企业
- B:车辆
- C:从业人员
- D:设施设备
- E:管理制度
答 案:ABC
解 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旅行社、旅游包车企业在包租车辆环节互查企业、车辆、从业人员资质资格。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