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4年12月10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2月10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2/1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2月10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法,是指某种食物的第一限制氨基酸的评分除以该食物的单位质量。()

答 案:错

解 析: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与推荐的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

2、家务活动不属于身体活动。()

答 案:错

解 析:导致能量消耗的任何活动都属于身体活动,包括职业中的身体活动、外出交通的身体活动、休闲时间的体育活动和家务劳动。

3、淀粉是蛋白含量低的食品。()

答 案:对

解 析: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有蔬菜、海带,纯淀粉类、水果类食物等。

4、“脱脂”是属于比较声称。()

答 案:错

解 析:“脱脂”是属于属性声称。

单选题

1、多食蔬菜水果可以降低罹患某些癌症的危险,增加摄人(  )可以降低食管癌、胃癌和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癌的发病危险。

  • A:多酚化合物
  • B:番茄红素
  • C:胡萝卜素
  • D:萜类化合物

答 案:A

2、我国标准规定:弱筋小麦粉中蛋白质含量(干基)为()。

  • A:≤10.0%
  • B:≤11.0%
  • C:≤12.0%
  • D:≤13.0%

答 案:A

解 析:弱筋小麦粉蛋白质(干基)≤10.0%。

3、社区调查的具体方法不包括()。

  • A:专题小组讨论法
  • B:观察法
  • C:访谈法
  • D:实验法

答 案:D

解 析:调查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自填问卷法、专题小组讨论法。

4、上臂围测量时软尺起始端下缘压在()连线中点。

  • A:肩峰与尺骨鹰嘴
  • B:肩峰与肘鹰嘴
  • C:肩峰与肱二头肌肌腹
  • D:肩峰与尺骨

答 案:A

解 析:上臂围测量时用软尺起始端下缘压在标记的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水平围绕一周,测量并读取周长。

多选题

1、科普文章的准确性包括()。

  • A:概念准确
  • B:字数准确
  • C:数据准确
  • D:事实准确
  • E:语言准确

答 案:ACDE

2、人体热能消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

  • A:运动减肥
  • B:抽脂减肥
  • C:基础代谢
  • 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 E:活动

答 案:CDE

3、食品卫生理化指标中常用的重金属指标主要有()。

  • A:银
  • B:铅
  • C:汞
  • D:砷
  • E:铜

答 案:BCD

4、以下微量元素中具有潜在毒性,但低剂量时可能具有人体必需功能的是(  )。

  • A:锰
  • B:氟
  • C:砷
  • D:镍
  • E:铅

答 案:C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1)请回答:按标准每日应提供多少能量?

答 案:每日能量需要量的计算①该女性的标准体重(kg)=身高-105=165-105=60kg;
②该女性BMI=体重(kg)÷[身高(m)]2=68÷(1.65)2=25,故该女性属于超重(24~27.9);
③每天应提供能量(kcal)=能量供给标准×标准体重=60×30=1800kcal。

3、一张调查问卷初稿设计好之后,一般要做预调查、检查和分析,请叙述在检查和分析时主要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 案:(1)回收率。如果调查问卷的回收率较低,比如在60%以下那么说明问卷设计有较大问题:但问卷回收率较高,也不能说明问卷没有问题。(2)有效回收率。即扣除各种废卷后的回收率。回收的废卷越多,说明填答完整的越少,这也就意味着问卷初稿中的问题越多。(3)填写错误。填写错误有两类:一类是填答内容的错误,即答非所问,这是由于对问题含义不理解或误解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仔细检查问题的用语是否准确、清晰,含义是否明确、具体。另一类是填答方式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于问题形式过于复杂或指导语不明确等原因所致。
(4)填答不全。填答不全的情形主要有两类:一是问卷中某几个问题普遍未作回答;二是从某个问题开始,后面部分的问题都未回答。对于前一种情况,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然后改进;对于后一种情况,则要仔细检查造成中断的那部分问题,分析出回答者“卡壳”的原因。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