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12月12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年12月12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12/1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2月12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团体心理咨询的长期目标是()。

  • A:帮助成员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B:增进成员的表达能力,提高成员的倾听能力
  • C:以成功的团体经验来改善成员的自我概念
  • D:帮助成员独立自主并不再依靠团体来解决问题

答 案:D

解 析:团体心理咨询的长期目标包括:使成员对自己的特长和缺点具有敏觉力;学习以社会能接受的行为来解决问题;提供成员学习社会期望的机会和场所;帮助成员觉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未来和他人的影响;帮助成员在社会上发展自我,但不与社会冲突;帮助成员独立自主、不再依赖团体来解决问题;鼓励成员在团体内提供最大的贡献。ABC三项皆为短期目标。

2、治疗前后SCL—90总分的减分率()为显效。

  • A:≥25%
  • B:≥35%
  • C:≥50%
  • D:≥75%

答 案:C

解 析:SCL—90总分减分率的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总分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前后以量表SCL—90的总分的改变来反映疗效,评估标准包括:①减分率大于或等于25%,此时为有效;减分率大于或等于50%,此时为显效。

3、癔症分离性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  )

  • A:意识障碍
  • B:遗忘障碍
  • C:梦游
  • D:情感爆发

答 案:D

解 析: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较常见,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4、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是(  )。

  • A:信度
  • B:效度
  • C:常模
  • D:标准差

答 案:C

5、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人的( )。

  • A:生物性防御本能
  • B:动机冲突
  • C:防止焦虑的能力
  • D:基本欲望

答 案:C

解 析: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形成自我 防御机制。通过防御机制,可以使人们同时接受 我欲望和现实的要求,从而不致引起情绪 上的严重痛苦和焦虑。

6、个体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  )。

  • A:被动性违拗
  • B:被动性服从
  • C:主动性违拗
  • D:主动性服从

答 案:C

解 析:主动性违拗:患者对于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如要求患者张嘴时,患者反而把嘴闭得更紧。被动性违拗:患者对于别人的要求不做出任何反应。违拗症状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7、在态度的ABC模式中,B是指()。

  • A:认知
  • B:情感
  • C:行为
  • D:行为倾向

答 案:C

解 析:态度包括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②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③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种成分也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8、在使用他评量表时,评定等级的划分通常是在3~7级之间,最常见的是()个等级。

  • A:3
  • B:4
  • C:5
  • D:6

答 案:C

解 析:略。

多选题

1、使用冲击疗法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治疗()。

  • A:出现通气过度综合症
  • B:发生晕厥或休克
  • C:求助者试图协商退出治疗
  • D:求助者坚决要求退出治疗

答 案:ABD

解 析: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让恐惧自行降低,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景,在现实的冲击疗法中焦虑可以得到迅速减轻。冲击疗法虽然有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1)出现通气过度综合征;2)发生晕厥或休克。此外,如果求助者坚决要求退出治疗或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咨询师劝说无效时,也应立即停止治疗。

2、阻抗可能表现在( )。

  • A:讲话程度上
  • B:讲话内容上
  • C:讲话方式上
  • D:咨询关系上

答 案:ABCD

解 析:阻抗,本质上是对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阻抗在个体讲话程度上有三种表现形式,沉默、寡言和赘语,以沉默尤为突出;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会谈内容的某种直接、间接控制,来表现他对心理重性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扰,常见的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等;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该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语言交流中不同心理活动加以体现,它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和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这四类阻抗,可以表现为对某种行为变化的抵触或是个体对心理咨询师的某种敌对态度,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对个体的自我保护和痛苦经历的精神防御。因此,它们对心理咨询师的进展起着潜在深刻的影响,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地认识阻抗,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强化求助者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关键。

3、在测验施测时,受练习效应影响较大的包括( )。

  • A:着重难度的测验
  • B:重复实施相同的测验
  • C:教育背景较差者
  • D:智力较差者

答 案:BC

解 析:受练习效应影响较大的是:①教育背景较差、经验较少或智力较高者,②着重速度的测验,③重复实施相同的测验。

4、下列说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心理动力观点的包括()。

  • A:一切心理动力来源于人类的性本能
  • B:力比多不是个体唯一心理动力
  • C:自我保存本能是个体唯一心理动力
  • D: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为心理动力

答 案:BD

解 析: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本能有二,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作为自我保存的本能一营养本能,也是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这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观点的全部。

5、疑病神经症的主要特点包括()。

  • A:对身体过分关注
  • B: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
  • C:迫切要求治疗
  • D: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

答 案:AB

6、咨询中使用心理测验的工作程序是()。

  • A:说明意义并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 B:根据求助者问题性质选择测验
  • C:明确测验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参与作用
  • D:正确处理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的不一致

答 案:ABD

解 析:略。

7、制约心理咨询效果的因素包括( )。

  • A:一般性有效因素
  • B:特殊性有效因素
  • C:求助者本身的适应能力
  • D:心理咨询师的复愈能力

答 案:ABC

解 析: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因素:一般性有效因素,如求助者希望改善自身状况 的动机等;特殊性有效因素,即针对性的咨询所产生的效果;求助者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与 生长、复愈的能力。在一个完整的咨询过程中,三个方面同时起作用。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