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2月13日专为备考2024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答 案:对
2、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中央财政予以保障。()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39条规定:“……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据此,本题说法错误。
3、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答 案:对
4、非法处置扣押、査封、冻结财物的行为,非法处置的对象仅限于司法机关査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但不包括行政执法机关査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答 案:错
5、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答 案:错
6、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 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
答 案:对
7、刑事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所谓犯罪地不包括预备地
答 案:错
8、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下列案件符合该款规定的是()
- A:甲教唆乙故意伤害丙,乙打死了丙
- B:甲花10万元指使乙杀害丙,乙拿钱后因害怕没有实施杀人行为
- C:甲教唆乙抢夺,乙实施了抢劫
- D:甲教唆乙盗窃丙,乙在盗窃时被丙发现,乙刺伤丙后逃离
答 案:B
解 析: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按照刑法理论,“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一般包括以下四种情况:①被教唆的人拒绝教唆犯的教唆;②被教唆的人虽然接受教唆,但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③被教唆的人实施犯罪并不是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所致;④被教唆的人虽然实施了犯罪,但所犯之罪的性质与教唆犯所教唆之罪的性质完全不同。本题中只有B项乙虽然接受教唆,但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
2、行为人参与聚众淫乱活动的次数超过()次,则构成犯罪行为。
- A:2
- B:3
- C:4
- D:5
答 案:B
3、下列可以适用继续盘问情形的是()。
- A:打伤他人后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
- B:擅自进人铁路防护网被人民警察当场抓住的
- C:通缉在逃犯罪嫌疑人被人民警察巡逻抓获的
- D:随身携带火药枪被查获且拒不交代姓名、住址的
答 案: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本题中D项随身携带火药枪被查获且拒不交代姓名、住址的属于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情况,故可以进一步继续盘问,本题中A项、B项、C项都已经属于需要依法采取拘留或者其他强制措施的情形,故此时已经不再属于进一步继续盘问,因此本题选择D项。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抢劫罪与抢夺罪对取得财物的数额的要求不同
- B:抢劫罪与抢夺罪侵犯的客体内容完全相同
- C: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犯罪目的不同
- D:14周岁以上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犯罪主体
答 案:A
5、 某男因离婚不成萌生杀妻之念,虽然明知其儿子与其妻子有在同一处吃饭的习惯,由于杀妻心切不顾儿子的死活,仍在妻子的电饭煲里投放毒药。结果妻儿均中毒身亡。本案中某男对儿子死亡的主观状态是( )。
- A:间接故意
- B:疏忽大意的过失
- C:直接故意
- D: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 案:A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犯罪故意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有机统一,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当前理论界的通说认为故意和过失是位阶关系,即能够认定为故意的按照故意犯罪论处,不能够认定或者不清楚一个行为属于故意还是过失时,按照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认定为过失犯罪。本案中该男子明知其儿子与其妻子有在同一处吃饭的习惯,仍在妻子的电饭煲里投放毒药能够认定为故意的主观状态,故排除‘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选项。根据法条的规定,故意犯罪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追求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本案中该男子的行为属于“明知”,又“放任”结果发生的行为,主观状态属于间接故意。
6、公安机关在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张某的盗窃犯罪事实时,发现张某还涉嫌受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安机关对全案进行侦查
- B:由检察院对全案进行侦査
- C:由公安机关将受贿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
- D:即使盗窃罪是主罪,因涉及贪污贿赂,也应由检察院侦查为主,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答 案:C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因此,本题中应由公安机关将受贿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C项正确,A项、B项错误。同时,如果盗窃罪是主罪,根据本条规定,应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所以D项错误。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李某参加间谍组织,此后,利用职务之便,盗窃了国家所有的档案,对李某应当如何处罚?()
- A:以窃取国有档案罪和间谍罪数罪并罚
- B:以间谍罪处罚
- C:以窃取国有档案罪处罚
- D:以泄漏国家秘密罪处罚
答 案:B
8、某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中,明确规定将对某种违法行为的罚款权“授权”给某个非行政机关组织。根据这一规章的规定,该组织()。
- A:可以自由地行使罚款权
- B:对自己行使罚款权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
- C: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 D: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答 案: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18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多选题
1、人民警察的任务包括()。
- A: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C: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 D:维护国家安全
答 案:ABC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所以ABCD四项都正确。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复议机关作出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的情况有( )。
- A: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后发现该行政机关没有相应法定职责或者在受理前已经履行法定职责的
- B: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但是明显不当或者适用依据错误的
- C:具体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
- D: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经行政复议机关审理查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
- E: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该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和本条例规定的受理条件
答 案:AE
解 析:《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一)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后发现该行政机关没有相应法定职责或者在受理前已经履行法定职责的;(二)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该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法本条例规定的受理条件的。上级行政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应当责令其恢复审理。”故A项和E项正确。第47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决定变更:(一)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但是明显不当或者适用依据错误的;(二)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经行政复议机关审理查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因此,B项和D项属于行政复议机关决定变更的事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第1项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可知,C项属于复议维持,不符合题干要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和E项。
3、 民警小刘休假期间着便装乘公共汽车回故乡,在车上恰遇两名歹徒持刀对乘客实施抢劫,小刘见状与歹徒搏斗。后在乘客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小刘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刘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紧急犯罪,属于见义勇为
- B:小刘虽然是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紧急犯罪,但仍然属于履行职责
- C:小刘为制止紧急犯罪而负伤,可申请民事赔偿
- D:如果小刘因此致残,应当按照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由国家给予抚恤或者补偿
- E:如果小刘因此致残,应当与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
答 案:BE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故A项错误,B项正确。《人民警察法》第41条规定:“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与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警察因公负伤,应当由国家给予抚恤或补偿,既非民事赔偿又非见义勇为,故C项与D项错误,E项正确。
4、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需要做到()。
- A:严把证据关
- B:严把法律关
- C:严把口供关
- D:严把程序关
答 案:AB
5、办案民警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
- A:了解被询问人的身份
- B:了解被侵害人、其他证人、述法嫌疑人之间的关系
- C:不得泄露案情
- D:不得表示对案件的看法
答 案:ABCD
6、刑事诉讼中,为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的保证人,需具备相应条件.保证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A:有固定住处和收入
- B: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 C:与木案无牵连
- D: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答 案:ABCD
7、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进行。
- A:人民警察
- B:女侦查人员
- C:女性工作人员
- D:医师
答 案:CD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二条关于检查妇女的身体的规定:1、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提取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被害人死亡的,应当通过被害人近亲属辨认、提取生物样本鉴定等方式确定被害人身份。2、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提取、采集的,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查、提取、采集。3、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表述的有()。
- A:公安机关査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但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 B:公安机关査处治安案件,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 C:公安机关査处治安案件,没有本人陈述,但有被侵害人指认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姓罚决定
- D:公安机关査处治安案件,证据确实充分,但没有本人陈述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答 案:AB
主观题
1、领导安排你和同事一起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你有一个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后果是同事的工作量会增加,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表态:我处理这件事的原则是工作第一,以人民和集体事业为重,同时尽量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2)既然自己的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就要积极争取实施。首先我会和同事真诚的沟通,并详细的说明,在工作中增加的工作量,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同事共同完成,尽量减轻他的工作负担,取得同事谅解。如果实在负担太重,我会和同事一起汇报领导,看能否增派人手。
(3)和同事达成一致后,一起向领导书面汇报,得到领导批准,并实施。工作完成后认真总结并汇报领导。
2、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3、简述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出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有逮捕必要。
4、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有()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
5、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
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
6、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情形有哪些?
答 案: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