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12月15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年12月15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12/1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2月15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正确的说法是()。

  • A:对精神病患者无法提供任何帮助
  • B:可以对求助者作出各种有益其生活的承诺
  • C:对心理危机无法提供有效的干预
  • D:不能在心理咨询范围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

答 案:D

2、( )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

  • A:自我提升
  • B:自我贬抑
  • C:自我接纳
  • D:自我排斥

答 案:D

3、关于倾听技术,错误的做法是( )。

  • A:设身处地地听
  • B:适当地给予价值评价
  • C:适当地表示理解
  • D:通过言语或非言语作出反应

答 案:B

解 析:倾听需要以接纳为基础,只有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才能有很好的倾听。倾听不应带有偏见,不能有价值评判,但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做出反馈,适当参与。

4、HAMD可以用于()。

  • A:躁郁症抑郁症状的评定
  • B:抑郁症与焦虑症鉴别
  • C:躁郁症焦虑症状的评定
  • D:抑郁症与神经症鉴别

答 案:A

解 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主要用来评定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工具,为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抑郁症状他评工具。本量表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可用于抑郁症、躁郁症、神经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之评定,尤其适用于抑郁症。然而,本量表对于抑郁症与焦虑症,不能较好地进行鉴别,因为两者都有类似的项目。

5、利用ABC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不适应行为所运用的技术属于()。

  • A:解释技术
  • B:内容反应技术
  • C:情感反应技术
  • D:认知反应技术

答 案:D

解 析:利用ABC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不适应行为实际上是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不合理观念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通过对患者的反馈,识别非理性思想。从而对非理性观念提出疑问,指出不合理所在,并示范对已有激发事件或不良刺激应如何理性的分析解释,属于认知反应技术。

6、坚信自己的思维未经言语传播别人就知道了,这最可能是( )。

  • A:思维鸣响
  • B:妄想知觉
  • C:真性幻觉
  • D:被洞悉感

答 案:D

解 析:被洞悉感又称内心被揭露感,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妄想知觉是指患者对正常出现的知觉体验突然赋予妄想性意义,正常知觉与妄想性意义之间无法联系,且无法理解。真性幻觉指患者体验为经由感官所感知到的、实际不存在的、来源于客观空间、具有“真实”鲜明生动的幻觉。

7、T分数是()。

  • A:以57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
  • B:以60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
  • C:以50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
  • D:以55为均数,10为一个标准差

答 案:C

8、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关系。

  • A:线性
  • B:“U”型曲线
  • C:指数
  • D:倒“U”曲线

答 案:D

多选题

1、对该求助者适当的咨询方法包括()。

  • A:控制情绪疗法
  • B:生物反馈疗法
  • C:合理情绪疗法
  • D:认知行为疗法

答 案:BCD

解 析:生物反馈疗法适应于各种睡眠障碍,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某些心身疾病,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等。合理情绪疗法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缓解、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三种方法对于强迫症的患者均适用。

2、人估计时间的依据包括()。

  • A: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 B:各种计时工具
  • C:生理活动的同期性变化
  • D:各种客观规律

答 案:ABC

解 析:人们可以根据计时器(如钟表)、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3、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

  • A: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 B:道德情感
  • C:道德需要与道德动机
  • D:道德行为

答 案:ABD

4、咨询中使用心理测验的工作程序是()。

  • A:说明意义并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 B:根据求助者问题性质选择测验
  • C:明确测验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参与作用
  • D:正确处理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的不一致

答 案:ABD

解 析:略。

5、对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有价值的方式是( )。

  • A:推己及人
  • B:慎独
  • C:随遇而安,淡泊无为
  • D: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答 案:ABD

解 析: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所谓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 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积善成德的意思是,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 种高尚的品德。

6、暗示按照暗示者的目的可分为()。

  • A:暗示
  • B:反暗示
  • C:有意暗示
  • D:无意暗示

答 案:CD

7、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达到()。

  • A:自我关怀
  • B:自我指导
  • C:自我批评
  • D:自我接受

答 案:ABD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