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2月20日专为备考2024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才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答 案:对
2、公安机关在规定期间不能对被盘问人釆取拘留或其他强制措施的,应立即释放。
答 案:对
3、继续盘向自盘向开始之时起开始计算时限。
答 案:错
4、犯罪嫌疑人甲于2月6日被拘留,办案部门在2月8日对甲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制作释放通知书,将其立即释放。办案部门做法正确。()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5、对于单位犯罪,《刑法》上规定实行单罚制。
答 案:错
6、被宣告失踪的人重新出现或确知他人的下落,人民法院应撤销对他的失踪宣告。
答 案:错
7、查封要经过行政执法机关签封,签封应载明查封日期、査封单位并加盖公章。物品一经查封,未经査封机关批准不得私自去封,使用或者变卖。
答 案:对
8、违反废旧金属收购管理规定行为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废旧金属经营者,包括单位和个人。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 B: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需规范的主要问题
-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贯彻了教育为主、强制为辅原则
- D:在保护公民权利和保证行政效率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时,应运用非强制优先、最小伤害性等法律原则加以处理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章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专门规定了实施程序,所以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所以该题选B。
2、关于拘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公安机关有权采用
- B:期限不得超过12小时
- C:适用对象为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D:执行拘传的人员有权强制被拘传人到案
答 案:A
3、在侦办一起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案件中,公安机关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许某从家中带走后,认为对许某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适宜,决定在公安机关指定的某宾馆执行监视居住
- B:执行监视居住24小时以后,一直没接到通知的许某妻子前往公安机关询问丈夫下落,被告知“办案需要,无可奉告”
- C:在侦查期间,公安机关对许某的电话、邮件、网络等通信进行监控
- D:为侦办此案,公安机关扣押了许某在境外购买的部分书籍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因此,A、B两项做法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因此,C项做法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D项中许某在境外购买的部分书籍与本案无关。因此,D项做法错误。 所以该题选C。
4、某乡村民赵某未经过任何审批,擅自在村附近的205国道边建造房屋,开办旅馆。公路管理部门在检査中发现此事,对其作出以下处理:①责令限期拆除;②罚款1000元;③建议乡政府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上述处理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①②
- B:②
- C:②③
- D:①
答 案:B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故只有罚款属于行政处罚。
5、下列有关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人民警察使用制服性、驱逐性警械之前,必须要先予以警告
- B: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 C: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 D:对于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孕妇可以使用武器
答 案:D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由此可知,A项与B项正确。第1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二)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故C项正确。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因此,对于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孕妇不得使用武器,D项错误。
6、完善法律职业()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
- A:考试
- B:准入
- C:考核
- D:录用
答 案:B
7、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
- A:警告
- B:二百元以下罚款
- 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 D: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A
8、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询问不满()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 A:12周岁
- B:14周岁
- C:16周岁
- D:18周岁
答 案:C
多选题
1、违法嫌疑人被传唤到案后和询问査证结束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拒绝填写的,办案人员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
- A:签名
- B:填写联系方式
- C:填写到案时间
- D:填写询问査证结束时间
答 案:ACD
2、要把()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 A:公正
- B:公平
- C:平等
- D:公开
答 案:ABD
3、关于人民警察的违纪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对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开除。
- B: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的措施
- C: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禁闭的措施
- D: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答 案:BC
4、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包括( )。
- A: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
- 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 C:配合行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 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 E: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答 案:BCDE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6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故A项错误。第27条第1款规定:“省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故B项、C项、E项正确。第25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故D项正确。
5、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记录视频资料后,有下列哪些情形须于24小时内刻录成光盘进行长期保存?
- A:对重大侵权案( 事)件
- B:当事人不配合执法的
- C:有辱骂、侮辱、人身攻击民警言行的
- D: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答 案:ABCD
6、下列关于我国人民法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 B: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 C: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 D: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 案:A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132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在此特别说明,法院系统的体制和检察院系统的体制不同,法院上下级既不是领导的关系,也不是指导关系;检察院则是上级领导下级。因为各级人民法院要独立行使审判权,如果上级法院进行“指导”的话,就破坏了独立审判的精神。所以B项说法错误,排除。
7、下列关于犯罪主体的案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4周岁的甲往邻居的猪圈投人剧毒导致10头猪全部暴毙,由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原因,不承担刑事责任
- B:15周岁的乙参与从惠东运输海洛因到广州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 C:14周岁的丙实施了绑架行为并杀害人质,丙虽不构成绑架罪,但应对故意杀人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 D:15周岁的丁在拐卖幼女的过程中,与该幼女发生了性行为,丁对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答 案:BD
解 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甲刚好14周岁,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故A项正确(备注:投毒毒死家畜,可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或者破坏生产经营罪。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的,可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行为人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可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走私、运输、制造毒品不属于第17条规定的八种犯罪行为,故B项错误。丙虽未达到绑架罪的责任年龄,但因其杀害人质,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故C项正确。丁虽未达到拐卖儿童罪的责任年龄,但因其与幼女发生性行为,要以强奸罪论处,故D说法错误。
8、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坚持依法办事
- B: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 C: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 D:坚持按政策办事
答 案:ABCD
主观题
1、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2、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答 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答 案:公共利益
4、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5、一个生活小区供电供水断断续续,小区业主向物管反映。假如你是该小区物管,你怎么处理?
答 案:(1)我会首先向业主们道歉,承认这是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没有及时发现小区供电供水断断续续的情况。安抚本区的居民的情绪,感谢他们及时反映,并向他们保证会很快解决这一问题。
(2)立即组织人员调查停水停电的原因,如果是线路问题,则立即联系有关电力、供水部门,反映情况,要求他们尽快解决。如果是其他的问题,比如物业欠费,则应向居民讲明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尽快实施。
(3)总结经验教训,并向领导汇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经常去居民区走动,与居民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设立物业管理咨询电话。对居民反映的各项问题尽快地加以解决,做好服务工作。
6、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