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4年12月22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4年12月22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4/12/2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2月22日专为备考2024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依法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口头报告。()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3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据此,应作出书面报告而非口头报告,本题说法错误。

2、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

答 案:对

3、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在场无关人员应当服从人民警察的命令,避免受到伤害或者其他损失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6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在场无关人员应当服从人民警察的命令,避免受到伤害或者其他损失。”故本题说法正确。

4、候问室有被盘问人时,应当由民警或联防队员值班、看管或者巡査。

答 案:错

5、—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答 案:对

6、旅馆业的工作人员对住宿的旅客不按规定登记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答 案:对

7、军人退出现役后,在离队途中作案的治安案件,由军队保卫部门査处。

答 案:错

8、实行现场管制中,对滞留现场人员,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催泪弹等驱逐性警械进行强行驱散。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现场管制措施:第八点 对不听警告和命令、拒不离开现场的人依法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等必要的非杀伤性警戒强行驱散;

单选题

1、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乙杀死。此案中,甲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D: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答 案:D

解 析:甲的行为属于睡梦中无意识的行为,不具有可责性,不负刑事责任。

2、甲购得警服一套,并身穿警服在公路上拦截过往的外地车辆收取罚款共计2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 A:招摇撞骗罪
  • B:敲诈勒索罪
  • C:诈骗罪
  • D:抢劫罪

答 案:A

3、公民依法行使(),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 A:选举权
  • B:被选举权
  • C:政治自由
  • D:监督权

答 案:D

解 析: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4、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其中司法的主体是( )。

  • A:国家行政机关
  • B:国家权力机关
  • C:国家监督机关
  • D: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答 案:D

解 析: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我国的司法机关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5、下列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B: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C:紧急避难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D:未成年子女有受父母抚养的权利,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答 案:C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只有劳动和受教育。所以A、B两个选项正确,D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的义务。

6、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是( )。

  • A:严格依法办事
  •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D:忠于职守

答 案:B

7、蒋某因涉嫌受贿罪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应该将蒋某被逮捕的情况通知蒋某家属的机关是()。

  • A: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B: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
  • C:负责羁押的看守所
  • D: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义务

答 案:A

解 析::《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336条规定:决定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下级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对于无法通知的,在无法通知的情形消除后,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受贿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是决定逮捕的机关。

8、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公开原则的范畴()

  • A:处罚依据公开
  • B:执法人员身份公开
  • C:被处罚人个人隐私公开

答 案:C

多选题

1、公安民警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做到()。

  • A: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
  • B:过罚相当
  • C:同样情形同样处理
  • D:保证权力能够自由地行使

答 案:ABC

解 析:A项、B项容易判断;C项同样情形同样处理,以避免执法不公正;D项行使权力要慎重,权力不可滥用。

2、在我国,党的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有所区别,表现在()。  

  • A:产生渠道不同
  • B:表现形式不同
  • C:作用不同
  • D:效力不同

答 案:ABCD

解 析:ABCD项都符合。

3、破坏交通工具罪中的交通工具包括()。

  • A:火车
  • B:汽车
  • C:地铁
  • D:轮船

答 案:ABCD

4、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回避分为哪儿种?()。

  • A:自行回避
  • B:中请回避
  • C:指令回避
  • D:强制回避

答 案:ABC

5、李某、王某事先预谋,打算共同强奸女青年孙某。王某在强奸孙某后,在李某和孙某均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孙某房间内的2000元现金拿走。关于李某、王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有()。

  • A:王某犯强奸罪、抢劫罪
  • B:王某犯强奸罪、盗窃罪
  • C:李某犯强奸罪
  • D:李某犯强奸罪、抢劫罪

答 案:BC

解 析:李某、王某事先预谋共同强奸女青年孙某,而且两人都在案发现场,对孙某心理形成压力。王某在强奸孙某后,不管此时李某有没有强奸孙某,均构成强奸的共同犯罪。王某在房间顺手牵羊,没有和李某商量,属于王某个人犯罪;孙某又不知情,故而不是当面索要,不构成抢劫,只成立盗窃罪。综上,王某犯强奸罪、盗窃罪,李某犯强奸罪,选BC。有些考生可能会觉得不理解,为何李某没强奸也构成强奸罪。我们举个例子,小铭召集小东等三人去殴打小四;三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对小四进行拦截,小铭掏出铁棍把小四打成重伤。小东两人虽然没有动手,但也成立故意伤害罪,因为他们在现场助威,无疑给小四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属于故意伤害罪的共犯。不过法院在判刑时会权衡,对于没有动手的,会减轻或从轻处罚。

6、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数额应当根据()来综合考虑确定。

  • A: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
  • B:案件的社会危害性
  • C: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 D: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

答 案:ABCD

7、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治安特点是()。

  • A:参与人数众多,人员密集,易发群死群伤事故
  • B:大型群众性活动影响力大,易成为恐怖犯罪分子袭击的重要目标
  • C:大型群众性活动涉及地域之广,历史时间之长
  • D:组织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呈逐年递増趋势,安全保卫工作难度之大

答 案:AB

8、下列关于犯罪主体的案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4周岁的甲往邻居的猪圈投人剧毒导致10头猪全部暴毙,由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原因,不承担刑事责任
  • B:15周岁的乙参与从惠东运输海洛因到广州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 C:14周岁的丙实施了绑架行为并杀害人质,丙虽不构成绑架罪,但应对故意杀人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 D:15周岁的丁在拐卖幼女的过程中,与该幼女发生了性行为,丁对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答 案:BD

解 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甲刚好14周岁,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故A项正确(备注:投毒毒死家畜,可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或者破坏生产经营罪。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的,可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行为人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可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走私、运输、制造毒品不属于第17条规定的八种犯罪行为,故B项错误。丙虽未达到绑架罪的责任年龄,但因其杀害人质,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故C项正确。丁虽未达到拐卖儿童罪的责任年龄,但因其与幼女发生性行为,要以强奸罪论处,故D说法错误。

主观题

1、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2、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3、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4、什么是商业贿赂?。

答 案: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

5、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答 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6、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