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2月22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 A: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
- B: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 C: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 D: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答 案:D
解 析:略。
2、下列选项中关于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
- B:是在选用标准化测验或自行设计编制测量工具时,首先必须鉴定的
- C: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 D: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答 案:C
解 析: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选用标准化测验或自行设计编制测量工具,必须首先鉴定其效度,没有效度资料的测验是不能选用的。C项是指测验的重测信度。
3、注意属于( )
- A:认知过程
- B:情感过程
- C:意志过程
- D:心理状态
答 案:D
解 析: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注意 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 )。
- A:达到一生中的最低谷
- B: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 C: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特点
- D:起伏变化较大
答 案:B
解 析:中年期的职业发展主要表现个方面,一是工作满意度,尽管多数中年人不再有升迁的机会,但是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却达到了一生的最高峰;二是工作绩效,对于依靠体力和反应速度的工作,中年期的工作效率有所下降,对于依靠认知技能的工作,工作绩效一直可以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5、个人化是认知曲解的一种形式,其表现是求助者( )。
- A: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负责
- B:非常自我中心
- C:主动为自己的过失或不幸负责
- D:自控能力过强
答 案:A
解 析:A
6、“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现象。
- A:社会比较
- B:社会惰化
- C:社会干扰
- D:社会助长
答 案:D
解 析: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例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或称社会抑制。而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7、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达尔文
- B:高尔顿
- C:华生
- D:霍尔
答 案:B
8、神经衰弱症状的具体表现是()。
- A:联想和回忆增多但不杂乱
- B:一般不伴有言语运动增多
- C:较为强烈刺激才感到难受
- D: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疲劳
答 案:B
解 析:神经衰弱患者的症状主要有:易烦恼、易激惹、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疲乏和效率低、联想和回忆增多且杂乱,没有言语运动的增多,病人感觉过敏,疲劳带有情绪性,休息也不能缓解。
多选题
1、模仿的意义主要包括()。
- A:是学习的基础
- B:具有社会适应作用
- C:可以促进群体形成
- D:使人快乐
答 案:ABC
解 析:模仿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最简单的形式,是掌握人际互动经验最简单的机制,也是个体学习的基础;2)适应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模仿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个体发展早期,这种作用尤其突出。3)促进群体形成,模仿会使群体成员在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提高,增进群体凝聚力。
2、睡行症表现为()。
- A:梦游症
- B:在睡眠中下床活动
- C:发作过程中目光呆滞
- D:醒后对发作过程全部遗忘
答 案:ABCD
3、归因的影响因素包括()。
- A:社会视角
- B:时间因素
- C:自尊水平
- D:空间位置
答 案:ABD
解 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影响归因因素的掌握情况。影响归因的因素共有四种:(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则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进行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的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不过失眠患者往往有相反的归因倾向,即他们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所以,对部分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观察位置。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有差异。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选项C的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与归因没有关系。
4、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 A:加强道德立法
- B: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 C:实行职业道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 D:进行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答 案:ABD
5、桑代克和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
- A:经典条件反射
- B:防御条件反射
- C:操作条件反射
- D:工具条件反射
答 案:CD
6、在厌恶疗法中,厌恶刺激有()。
- A:电刺激
- B:想象刺激
- C:引起不快情绪的羞辱等
- D:药物刺激
答 案:ABCD
7、在摄入性会谈中,转换话题的技巧包括()。
- A:自然随意地倾听
- B:情感反射
- C:要随时打断谈话
- D:引导
答 案:BD
解 析:在摄入性会谈中,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很多,而且可以随机应变.常用的方法有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引导。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