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4年12月23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4年12月23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4/12/2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2月23日专为备考2024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对于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行为人,如果是初次行为,可免予治安处罚。

答 案:错

2、偷拍的照片可以作为某些案件的证据使用,所以,以非法手段收集的某些证据可以作为治安案件处罚的根据。

答 案:错

3、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处罚为主的原则。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4、公安工作特别是侦查工作,具有一定的秘密性,不适用群众路线原则。

答 案:错

5、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公安机关在六个月内没有处理的,不再处罚。

答 案:错

解 析: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公安机关在6个月内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

6、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32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故本题说法正确。

7、对公安机关行政处罚不服,必须先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岌议,侍复议决定作岀后方能提起行政诉讼。

答 案:错

8、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遭遇一违法生产经营者抵制,可将其带回安监部门讯问。()

答 案:错

解 析:本题考查“讯问”与“询问”的区别。审讯分为讯问和询问。在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叫做讯问,是审讯的意思,对证人的审问,叫做询问。治安处罚法为了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同时与刑事诉讼中的讯问分开,将“讯问”改为“询问”,表明了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与相对方在人格上的平等,体现了对相对方的尊重,对保障人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该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无讯问权,应该用“询问”,本题说法错误。

单选题

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于(),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进行盘问检查。

  • A:行政相对人
  • B:公民
  • C: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
  • D:乞讨人员

答 案:C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故C项正确。

2、抽象行政行为区别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特点在于抽象行政行为具有( )的特点。

  • A:可执行性
  • B:普遍性
  • C:自由裁量性
  • D:可诉性

答 案:B

解 析: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如下:第一,有普遍效力;第二,有往后效力;第三,不可诉性。故应选择B选项。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可执行性(可以依法执行),可诉性(可以提起诉讼)和自由裁量性(国家赋予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和范围内所享有的一定选择佘地的处置权力),抽象行政行为不具备,故A、C、D选项不选。

3、下列关于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说法错误的是()。

  • A: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成立,终于消灭
  • 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的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C: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的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D: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 案:D

解 析:精神病人分为两种,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该题选D。

4、十七周岁的某甲在现场观看大型文艺表演时,因讨厌某歌星多次向场内投掷饮料瓶,经制止不听,后被扭送公安机关。现查明甲为初次实施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对甲的行为应()。

  • A:批评教育
  • B:不予处罚
  • C:可以裁决拘留但不执行

答 案:C

5、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在下列何种情形中,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

  • A:抓获违法犯罪分子
  • B:执行逮捕
  • C:执行押解
  • D:制止非法集会游行

答 案:D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故制止非法集会游行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D项正确。

6、下列不属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所指“书证”的是()。

  • A:反映违法嫌疑人违法意图的电子邮件
  • B:记载违法事实的违法嫌疑人的日记本
  • C:违法嫌疑人的户籍证明
  • D:被侵害人制作的违法嫌疑人的素描画像

答 案:A

7、 下列不属于听证程序的必经步骤的是( )。

  • A:告知听证权
  • B:公示听证事项
  • C:举行听证会
  • D:制作听证笔录

答 案:B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四)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五)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六)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省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备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七)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执行。”听证事项存在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可不公开举行。所以公示听证事项并非听证程序的必经步骤,故本题选B项。

8、对于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和涉嫌犯罪情节清楚的案件,可采取的命名方式为( )。

  • A:人名+涉嫌罪名
  • B:被害人+被害情况
  • C:以案发时间命名
  • D:以案发地点命名

答 案:A

多选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

  • A:修改宪法
  • B:监督宪法的实施
  • C:解释法律
  • D:解释宪法

答 案:B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四)解释法律……”因此,B项、C项、D项正确。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最严格的修改程序,只有最高权力机关经过法定的程序,才可以启动宪法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修改宪法,A项错误。

2、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 A:在制服抢劫犯的过程中,将其打成轻伤
  • B:强奸犯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欲强奸时,行人路过将强奸犯打伤
  • C: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
  • D:杀人犯正要持枪杀人时,被害人顺手拣起砖头砸向杀人犯,将其打成重伤

答 案:ABCD

3、下列关于民警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属于人民警察职责范围,但不属于自己所从事警种的具体职责的紧急情况,可以不履行职责
  • B: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任何情况,都应当履行职责
  • C: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属于滥用职权,不受法律支持和保护
  • D: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依法履行职责,同样受法律支持和保护

答 案:ABC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A项“不属于自己所从事警种的具体职责”也要履行;B项“遇有任何情况”有误,应当是“职责范围内”;这里的职责,是指人民警察的职责。C、D项民警在非工作时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履行职责的,应当视为执行职务,受法律支持和保护。故C错误。

4、 根据规定,下列各项中被告资格确定正确的是( )。

  • 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 B: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 C: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为被告
  • D:行政机关被撤销的,以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 E: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行政机关为被告

答 案:A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2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据此,A项和D项正确;B项中,复议改变,复议机关应该为被告;C项中,受委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应该为被告;E项中,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作出行政行为的为共同被告,B项、C项和E项错误。

5、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

  • A:利益公平
  • B:权利公平
  • C:机会公平
  • D:规则公平

答 案:BCD

6、下列属于刑事强制措施的是()。

  • A:教育改造
  • B:取保候审
  • C:监视居住
  • D:拘传

答 案:BC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78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第82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因此,教育改造并不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其他均属于

7、 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

  • A:杀人犯持刀向被害人砍去,被害人顺手捡起砖头砸向杀人犯,将其打成重伤
  • B:嫌疑人甲采用暴力手段胁迫夜跑路过公园草丛的女青年乙为其口交,并试图对乙进行强奸,乙将甲的下体狠狠咬断,构成重伤
  • C: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
  • D:小偷逃离盗窃现场,被失主追上,将其打成轻伤

答 案:ABC

解 析:《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也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题题干A项属于第3款“行凶”、B项属于第3款“强奸”、C项属于第3款“抢劫”,这三类情形都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以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D项小偷已经逃离,不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因而不属于正当防卫。

8、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 A:主体
  • B:法律事实
  • C:内容
  • D:客体

答 案:ACD

主观题

1、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

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2、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3、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

4、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5、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 案:审判权

6、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