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2月30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不是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
- A:“成人感”出现
- B:独立性增强
- C:评价能力提高
- D:身体发育快
答 案:D
2、人的“第二个青春期”是指()。
- A:青少年时期
- B:更年期
- C:成年中期
- D:成年晚期
答 案:B
3、评估个人在一般社会机会中,所习得的一些知识是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的()。
- A:常识分测验
- B:领悟分测验
- C:类同分测验
- D:词汇分测验
答 案:A
4、E.P.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顺序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 B: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 C:实证分析、哲学思辨与经验描述
- D:经验描述、哲学思辨与实证分析
答 案:A
5、心理咨询师为了更容易判断不同临床资料之间的纵向关系,应该( )
- A:按临床资料的性质分类整理
- B:按临床症状的性质分类整理
- C:根据需要编制分类整理程序
- D:根据需要使用恰当的分类表
答 案:A
解 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搜集整理评估 收集临床资料时,各类资料可能是互相交错的,面对相互交错和混杂的资料,往往给思考、判断带来不便,所以,应按资料性质再加以整理,这样,可能使咨询人员更容易判断不同资料之间的纵向、横向以及逻辑关系。
6、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的症状是( )。
- A:思维鸣响
- B:思维云集
- C:关系妄想
- D:思维贫乏
答 案:C
解 析:妄想是思维的内容出现了障碍"思维云集和思维贫乏属于思维形式出现的障碍。思维鸣响属于知觉障碍中的幻觉。
7、()疾病不属于神经症。
- A:久恐怖症
- B:焦虑症
- C:强迫性障碍
- D:躯体形式障碍
答 案:D
8、“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属于一种()策略。
- A:自我阻碍
- B:自我暴露
- C:自我约束
- D:印象整饰
答 案:D
解 析: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待,也称印象整饰。常用的印象整饰策略包括: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已;②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④投其所好。
多选题
1、关于时间知觉,正确的说法包括()。
- A:视觉比触觉估计时间的准确度高
- B:听觉比触觉估计时间准确度高
- C:生物钟是估计时间的重要依据
- D:情绪状态会影响时间知觉
答 案:BCD
2、构筑健全的性心理,实现和谐的性生活,它必然涉及()。
- A:强烈的性动机
- B:科学的性知识
- C:健全的性生理
- D:高尚的性道德
答 案:BCD
3、使用冲击疗法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治疗()。
- A:出现通气过度综合症
- B:发生晕厥或休克
- C:求助者试图协商退出治疗
- D:求助者坚决要求退出治疗
答 案:ABD
解 析: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让恐惧自行降低,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景,在现实的冲击疗法中焦虑可以得到迅速减轻。冲击疗法虽然有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1)出现通气过度综合征;2)发生晕厥或休克。此外,如果求助者坚决要求退出治疗或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咨询师劝说无效时,也应立即停止治疗。
4、许又新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
- A:体验标准
- B:操作标准
- C:发展标准
- D:内省标准
答 案:ABC
解 析:略。
5、角色扮演过程包括()。
- A:角色领悟
- B:角色期待
- C:角色实践
- D:角色成就
答 案:ABC
6、关于创新,理解正确的有()。
- A: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 B:没有创新意识和效果的员工,一定不是合格的员工
- C: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旧的思维定势
- D:改变产品的形式不属于创新的范畴
答 案:ABC
解 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对个人来说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7、在压力作用后,出现滞后型临床症状,是由于潜在的模糊观念( )。
- A:因类似情境出现而被还原
- B:因被赋予新意义而明朗化
- C:再次发生效用并重新隐藏了起来
- D:再次发生效用并表现在临床相上
答 案:ABD
解 析:滞后型的临床相,是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 ——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迷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当 后来的类似事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又被激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获得新意义的模糊观 念明朗化,于是再次发生效用。一旦表现在临床相上,便形成滞后型的临床相。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