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1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立案监督的检察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作出的立案决定。()
答 案:错
解 析:立案监督即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立案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作出的不立案决定。
2、公安行政赔偿的前提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行政职权。()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行政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的赔偿。故本题说法正确。相关论述详见《公安素质测试备考指导》第二部分第八章第三节。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考虑到现场管制对社会影响较大,因此规定是“和”即两者并存的关系,并不是“或”即可选择的关系。
4、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城市道路交通实行管理,预防和查处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与畅通。
答 案:错
解 析:交通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城乡道路”,而不仅仅是“城市道路”。
5、所谓政府职能转变,就是实现政府逐步放权于社会,强化社会权力和自治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管理。
答 案:对
解 析:从重塑国家和社会间的权力关系的角度,所谓政府职能转变,就是实现政府逐步放权于社会,强化社会权力和自治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管理。故本题说法正确。
6、党的公安政策指明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从事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
答 案:对
解 析:党和国家对公安工作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策的指导。党的公安政策指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从事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
7、被辞退的人员,永远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8条规定:“对被辞人员,五年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8、戒严视涉及地区的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或公安部作出决定。( )
答 案:错
解 析:戒严视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戒严属于最严厉的紧急状态处置,因而决定权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单选题
1、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
- A:国家权力机关
- B:司法机关
- C:公安机关
- D:监察机关
答 案:C
解 析:督察监督、法制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正式成立的时间是()。
- A:1949年10月1日
- B:1949年11月1日
- C:1949年11月5日
- D:1949年12月1日
答 案:B
解 析:1949年10月15日至11月1日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召开,研究解决了统一全国公安组织机构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问题。
3、旧中国近代警察的历史,是()结合在一起,镇压革命、迫害人民的历史。
- A:军警
- B:军、特
- C:军、警、特
- D:军警和司法机关
答 案:C
解 析:蒋介石为了残酷镇压革命活动,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维护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不惜耗资扩充警察机构,设立“内政部警政司”。同时,设立了庞大的特务机构。旧中国近代警察的历史,是军、警、特结合在一起,镇压革命、迫害人民的历史。
4、针对上述情境,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县公安机关不能对毛某立案侦查
- B:毛某在甲县的盗窃数额达不到立案标准,不计人其盗窃罪数额
- C:毛某构成盗窃罪、抢夺罪、故意伤害罪,应当数罪并罚
- D:根据刑事诉讼法,乙县公安机关管辖更为合适
答 案:D
解 析: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盗窃罪的立案标准为1000元人民币。A项中毛某在甲县盗窃500元,达不到立案标准,不能立案侦查。A项、B项正确。毛某在乙县犯抢夺罪,在丙县犯盗窃罪,在丁县犯故意伤害罪,应当数罪并罚,C项正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8条第1款规定:“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因此,丙县作为案发地又作为最先抓获毛某并受理该案的公安机关,由其受理更为合适,所以答案选D项。
5、()是指导人民警察正确办案的一项重要刑事政策。
- A: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 B: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 C: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 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答 案:A
解 析: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办案,办案要求坚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刑事政策,应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原则。
6、在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中起重要作用的刑事政策是()。
- A: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 B: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 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 D:打击与防范相结合
答 案:C
解 析: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的有效的刑事政策。
7、公安工作的()决定了公安工作具有打击与保护相结合的特点。
- A:方式
- B:对象
- C:内容
- D:目的
答 案:B
解 析:公安工作具有打击和保护的双重特点,这是由公安工作的对象所决定的。
8、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活动()的监督。
- A:合法性
- B:合理性
- C:公正性
- D:公开性
答 案:A
解 析: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活动合法性的监督。
多选题
1、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A:违法拘留
- B: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C:非法拘禁
- D: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答 案:ABC
解 析:《国家赔偻法》第3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2、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
- A:实施侦查措施是否合法和适当
- B:强制戒毒所的执法情况
- C: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 D: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答 案:ABCD
解 析: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实施侦查措施等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和适当、强制戒毒所等限制人身自由场所的执法情况、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等。
3、我国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一阶级属性使它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划清了界限,表现在( )
- A:.两种警察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
- B:.两种警察在专政对象上不同
- C:.两种警察在专政的目的上不同
- D:.两种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
答 案:ABCD
解 析:我国公安机关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属性,使它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划清了界限,尤其在以下几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一是两种警察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二是两种警察在专政对象上不同;三是两种警察在专政的目的上不同;四是两种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
4、下列哪些属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 A:秉公执法
- B:热诚服务
- C:文明理性
- D:甘于奉献
答 案:ABCD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忠诚可靠、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热诚服务、文明理性、严守纪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清正廉洁、团结协作。
5、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 A: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 B: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避免造成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后果
- C: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
- D: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警戒其他不法分子
答 案:ABD
解 析:C项“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是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之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内容。
6、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 A:实施刑讯逼供的
- B:授意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
- C:唆使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
- D:强迫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
答 案:ABCD
7、下列情形中,属于事中监督的有()。
- A: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方案的审核
- B: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 C:督察机构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
- D:行政诉讼
答 案:BC
解 析: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的监督,如督察机构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等。
8、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包括( )。
- A:维护国家安全
-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C: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 D: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
- E: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答 案:ABCDE
解 析:公安机关有五项基本任务:一、维护国家安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主观题
1、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时,遇到什么情况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答 案:一、来不及警告。二、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
2、对处分程序或者处分决定不服的,依照什么规定办理?
答 案:《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什么措施?
答 案:行政处罚。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行使什么职权?
答 案:当场盘问检查。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有哪些权限?
答 案:一、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二、实施行政处罚。三、按照规定使用武器。四、执行部分刑罚。
6、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首先怎样处臵然后按照规定使用警械和武器。
答 案:首先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