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1月11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公安机关的任务。( )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公安机关的任务。故本题说法正确。
2、公安工作在战略战役部署与实施上,在法制与政策的结合上,在多部门横向协同上,要高度统一,又要注意适当分散。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工作应在战略战役的部署和实施、法制和政策的结合、多个部门的横向协调等方面高度统一。
3、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具有调控、控制作用。( )
答 案:错
解 析: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对于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予以纠正和赔偿,具有救济作用。事中监督才具有控制作用。
4、人民警察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 A:V
- B:X
答 案:对
5、党的公安政策指明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从事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
答 案:对
解 析:党和国家对公安工作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策的指导。党的公安政策指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从事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
6、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作出的错误决定,应当责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不能直接予以撤销。()
- A:V
- B:X
答 案:错
解 析:在刑事诉讼中,上级公安机关发现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决定或者办理的案件有错误的,有权予以撤销或者变更,也可以指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考虑到现场管制对社会影响较大,因此规定是“和”即两者并存的关系,并不是“或”即可选择的关系。
8、治安警察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人民警察。()
答 案:对
解 析:本题考查治安警察的概念,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1、某公安局督察机构在督察过程中发现一名警察有涉嫌职务犯罪的行为。该督察机构对其应当())。
- A:立案侦查
- B:依法提起刑事诉讼
- C:检举控告
- D: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答 案:D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3条的规定,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
- A:公安机关
- B:司法机关
- C:国家权力机关
- D:监察机关
答 案:A
解 析:督察监督、法制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
3、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
- A: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 B:应当予以批准
- C:应当由院长独任审判
- D:可以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三百零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根据法律规定,强制医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而非由院长独任审判。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而非“可以"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因此,A项说法正确,B、C、D三项说法均错误。故本题选A。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是( )。
- A:湖南公安局
- B:湖南巡警局
- C:湖南保卫局
- D:湖南警察局
答 案:C
解 析: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成立“湖南保卫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5、本案中,民警到杨某的住处查处聚众赌博时,应当出示()。
- A:检查证或警官证
- B:检查证和警官证
- C:搜查证或警官证
- D:搜査证和警官证
答 案:B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82条第1款规定:“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的,必须有证据表明或者有群众报警公民住所内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或者违法存放危险物质,不立即检查可能会对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6、行政案件经复议由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被告是:
- A:复议机关
- B: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
- C:复议机关和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
- D:原告起诉时选择的机关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二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故本题选C。
7、公安派出所有权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处罚的最高额是()元。
- A:200
- B:5000
- C:500
- D:1000
答 案: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一条: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8、( )是解决警不足的人力资源。
- A:人民群众
- B:各级党委
- C:各级政府
- D:上级公安机关
答 案:A
解 析: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
多选题
1、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可以为其()。
- A: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 B:代理申诉、控告
- C:提供法律咨询
- D:与原告人达成和解
答 案:ABC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D项“与原告人达成和解”不属于律师在刑事诉讼侦查阶段的法定任务。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属于约束性警械的有:
- A:警绳
- B:警棍
- C:手铐
- D:脚镣
- E: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 案:ACD
解 析:A、C、D三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八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一)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二)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B、E两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根据条例的规定,警棍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故本题选ACD。
3、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等,构成了统一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 A:公安纪律
- B:公安法制
- C:公安专业对策
- D: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答 案:BCD
解 析: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4、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可以对下列哪些部门及其人民警察实施监督、检查?( )
- A:本级公安机关
- B:下级公安机关
- C:派出机构
- D:上级公安机关
答 案:ABC
解 析: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的监督对象包括:下级公安机关、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故答案应选ABC。
5、取保候审保证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主要有()。
- A: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
- B:管理被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活动
- C:发现被保证人已经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
- D: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
答 案:AC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1)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69条);(2)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规定《刑事诉讼法》第69条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6、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法律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 A:立案监督
- B:执行监督
- C:审查起诉
- D:审查批捕
- E:侦查监督
答 案:ABCDE
解 析:检察监督制度有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侦查监督和执行监督共五种。
7、拘传适用的对象是()。
- A:被告人
- B:犯罪嫌疑人
- C:当事人
- D:证人
答 案:AB
解 析: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的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故本题答案选AB
8、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途径实现。
- A:撤销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有关公安工作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B:受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提出的申诉和意见
- C:对公安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议案
- D: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公安工作经费的预算、决算进行审查
答 案:ABCD
解 析: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六个途径实现。
主观题
1、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时,遇到什么情况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答 案:一、来不及警告。二、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
2、发生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暴乱、骚乱以及追捕逃犯等紧急情况,在建制不明时,由谁负责指挥?
答 案:行政职务高的公安民警。
3、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4、曾受过何种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答 案:刑事处罚的人员。
5、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哪些人员给予处分?
答 案: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6、公安机关内务建设必须坚持贯彻方针是什么?
答 案: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