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传唤后的魂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如果情况夏杂,询问査证的 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答 案:错
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即行政拘留的决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3、欺骗医务人员开具精神药品,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对
4、刑事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
答 案:对
5、调取证据清单一式两份。
答 案:错
解 析:调取证据清单 一式三份,一份交持有人,一份交保管人,一份附卷。
6、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答 案:对
7、被行政拘留人要求自行通知家属的,公安机关可以允许,但应由办案民警和被拘留人签字,记录在案。
答 案:对
8、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答 案:对
单选题
1、刘某给相关部门写信反映自己关于创建文明城市的意见,这是公民依法行使()
- A:批评权
- B:监督权
- C:建议权
- D:检举权
答 案:C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事务的监督权、检举权、建议权。此题中刘某的行为就是属于行使建议权的情况。
2、结伙斗殴,情节较重的,应处()
- A: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B: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C: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B
3、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是()
- A:不遵守交通规则,经警告无效的
- B:犯罪嫌疑人被拘传时企图吞刀片,经警告无效的
- C: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时企图用头撞墙,经警告无效的
- D: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臵的警戒线,经警告无效的
答 案:D
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其中阻碍()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 A:国家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
- B:人民警察
- C:消防人员
- D:急救人员
答 案:B
5、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全民所有制
- B:集体所有制
-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答 案:C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本题选C项。A项、B项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组成部分,但都不够全面。D项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
6、 对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 )管辖。
- A:广东省政府
- B: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
- C:东莞市政府
- D:东莞市人大常委会
答 案:A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13条第1款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7、谢某需外出办急事,将才3个月的女儿一人留在家中床上,自己锁门外出。3小时后回家,发现女儿从床上掉落地下摔死,谢某构成()。
- A:故意杀人罪
- B:过失致人死亡罪
- C:属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 D:故意伤害罪
答 案:C
8、无权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是()。
- A:人民法院
- B:人民检察院
- C:县级以上政法委
- D: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答 案:C
多选题
1、下列权利中,()是知识产权。
- A:著作权
- B:专利权
- C:肖像权
- D:商标权
答 案:AB
2、道路交通管理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是()。
- A: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 B:保障交通安全
- C:保障道路畅通
- D:保障人民财产安金
答 案:ABC
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表述的是()。
- A:盲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处罚
- B: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减轻处罚
- C:又聋又哑的人述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减轻处罚
- D:盲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不予处罚
答 案:ACD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两人
- B:人民警察对査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査,安全检査不需要开具检査证
- C:公安机关在调査取证时,应当向被调査取证人员表明执法身份
- D: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警械进行约束
答 案:BC
5、 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有( )。
-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
- 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 C:在边远地区实施处罚,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金融机构缴纳罚款确有困难而提出请求的
- D:违法事实清楚且当事人对当场收缴罚款无异议的
- E:在水上实施处罚,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金融机构缴纳罚款确有困难而提出请求的
答 案:ABCE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7条规定:“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一)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第48条规定:“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因此,A项、B项、C项、E项正确。当场收缴罚款是为了便利当事人和提高执法效力而特别规定的特殊制度,是罚缴分离原则的例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于法条记忆不牢的考生,初看到D项“违法事实清楚且当事人对当场收缴罚款无异议的”,想当然以为既然都是事实清楚,当然可以当场收缴。这种想法是很多考生失分的原因所在。所谓考法律,就是考法条规定,法条怎样规定,就应当怎样去作答。在《行政处罚法》中,违法事实清楚且当事人对当场收缴罚款无异议并非当场收缴罚款的法定情形,D项错误。
6、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仍处于优越于原告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地位
- B: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均是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
- C:诉讼中对原、被告适用的法律制度应完全一致,如果不一致,双方的法律地位就难以平等
- D:该原则强调的是双方当事人在行政诉讼,在司法权面前的平等,针对原、被告设置不同的法律制度与此不矛盾
- E:以上选项都对
答 案:B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8条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这就是行政诉讼法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1)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其地位明显优越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但是在行政诉讼中,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一样都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行政机关不再是管理者,不能再像行政程序中那样指挥、命令当事人。(2)各方S事人诉讼地位平等。行政诉讼备事人都是行政诉讼主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法外特权,均享有同等地阐述意见和辨明是非的权利。相反,行政机关还会受到一些限制,如诉讼期间举证责任倒置,这些限制是为了平衡双方当事人表达意见的机会。(3)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参与行政诉讼的机会,防止行政机关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施加压力,同时也要防止原告滥诉。(4)人民法院作出裁判时应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能因人而异。综上所述,不难判断,A项“优越”表述错误,C项“应完全一致”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B项和D项。
7、 根据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的哪些情形,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依法使用武器( )。
- A:实施犯罪后携带枪支拒捕
- B:实施犯罪后携带枪支逃跑
- C:抢夺财物后逃跑
- D:劫夺在押人犯
答 案:ABD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三)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十二)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十三)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根据第12项和第14项,A项、B项、D项都正确,根据第3项和第13项,抢夺财物后逃跑的不包括在第9条的范围里,故C项错误。从常识来判断,使用武器是因为具有现实危险性,C项抢夺财物后逃跑,犯罪嫌疑人意图逃避抓捕,并不具有现实危险性。
8、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先后在深圳、沈阳正式设立,负责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关于设立巡回法庭的意义,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 A:有利于保证公正司法和提高司法公信力
- B:有助于消除审判权运行的行政化问题
- C:有利于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体现司法为民的原则
- D:有利于就地化解纠纷,减轻最高法院本部办案压力
答 案:ABCD
解 析:设置巡回法庭的意义重大,首先,方便了当事人就近开展诉讼活动,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体现司法为民的原则。其次,避免案件审理中可能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地方行政权对审判权的干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另外,巡回法庭的判决效力等同于最高法院的判决,均为终审判决,有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设立巡回法庭,分流部分案件后,最高法院本部就有更多精力审理死刑案件和对全国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从更多的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以腾出更多精力研究制定司法解释、出台司法政策等法律统一实施问题,进而更有效地发挥司法引领社会公正的作用。
主观题
1、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
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2、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
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
3、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内,交至所属公安机关;在水上、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受到罚款之日起()内将罚款交付指定银行。
答 案:2日、2日、2日
4、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什么?
答 案:(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4)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5、怎样理解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答 案: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6、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