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1月19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 A:V
- B:X
答 案:对
2、《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无须履行职责。()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这是法律明确赋予人民警察的特殊责任义务。
3、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称为古代警察。( )
答 案:对
解 析:古代警察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不同社会形态的漫长时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的官吏分别掌管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称为古代警察。故本题说法正确。
4、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是指公安机关依法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社会效能。 ( )
答 案:对
解 析:我国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是指公安机关依法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社会作用与效能。故本题说法正确。
5、新修订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由原有的8条扩充到了10条,包含了警察这个职业所应具备的政治要求、职业品质、纪律作风三大方面。()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于2011年9月进行修订,内容由原来的8条扩充到10条,包含了警察职业所应具备的政治要求、职业品质、纪律作风三大方面,既继承和发扬了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又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6、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处置中的许可,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示依法允许或者否定的一种权力。
答 案:对
7、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对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十五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故本题判断正确。
8、对需要继续侦查而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答 案:对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6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单选题
1、民警小张的事迹反映出公安工作具有()。
- A: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
- B:打击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特点
- C: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的特点
- D: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的特点
答 案:B
解 析:从题干“小张一边向周围群众大声呼喊”及“自己迎向持刀男子”,鲜明体现了公安工作打击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特点。
2、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进行处罚,罚款幅度一般情况为()。
- A:1元以上200元以下
- B:50元以上200元以下
- C:50元以上2000元以下
- D:1元以上5000元以下
答 案:D
解 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罚款幅度一般为1元以上5000元以下。
3、某公安机关在侦查一起盗窃案件中,刑讯逼供将犯罪嫌疑人殴打致残。该犯罪嫌疑人有权依法( )
- A:取得民事赔偿
- B:提起行政复议
- C:提起刑事诉讼
- D:取得国家赔偿
答 案:D
解 析: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相关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4、甲教唆乙实施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后被公安机关査获,公安机关对甲乙二人的处罚为()
- A:从重处罚甲,同时处罚乙
- B:从重处罚乙,同时处罚甲
- C:给予甲乙二人相同的处罚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 案:A
5、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 C:不构成犯罪
-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 案:C
6、“中国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玩具、衣帽、鞋袜,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实现中国装备提质升级的关键是:
- A:创新利用外资形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
- C: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 D: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忧患意识
答 案:B
7、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监督的是()。
- A: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 B: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 C: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 D:督察机构追究违纪人民警察的政纪责任
答 案:A
解 析:间接监督实施的方式是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检举、控告等,不具有直接处理的权力,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的监督。
8、侦查人员询问证人()。
- A:可以采用拘传措施
- B:只能在公安机关进行
- C:通常应当到证人所在单位或住处进行
- D:可以通知多个证人一起,同时进行
答 案:C
解 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所以本题答案为C
多选题
1、法制部门的监督是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代表本级公安机关对()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
- A:下级公安机关
- B: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
- C:公安机关派出机构
- D:人民警察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法制部门的监督是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代表本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的监督。
2、督察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
- A:《人民警察法》
- B:《行政复议法》
- C:《行政诉讼法》
- D:《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答 案:AD
解 析:《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条规定:“为了完善公安机关监督机制,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据此,A项选正确。督察制度的建立,必须有法律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忠诚可靠的要点包括()。
- A:听党指挥
- B:甘当公仆
- C:热爱人民
- D:忠于法律
答 案:ACD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忠诚可靠的要点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
4、所有()和()自觉承担治安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系统。
- A:社会组织
- B:社会团体
- C:社会成员
- D:企业
答 案:AC
解 析: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就把社会团体、企业等都囊括进来了。
5、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A:违法拘留
- B: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C:非法拘禁
- D: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答 案:ABC
解 析:《国家赔偻法》第3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6、对抗组织审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的
- B: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 C:包底同案人员的
- D: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的
答 案:ABCD
7、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法律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 A:立案监督
- B:执行监督
- C:审查起诉
- D:审查批捕
- E:侦查监督
答 案:ABCDE
解 析:检察监督制度有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侦查监督和执行监督共五种。
8、 公安机关保护公民人身自由就是要保护公民的( )。
- A:人身自由
- B:人格尊严
- C:住宅
- D:通信自由
- E:通信秘密
答 案:ABCDE
解 析: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就是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
主观题
1、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2、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是什么?
答 案:一、制止违法犯罪。二、不得造成无关人员伤亡。三、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四、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3、以下哪一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 案: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
4、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包括那些方面?
答 案:一、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二、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的执法监督。三、本级公安机关对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四、上级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主管部门对下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派出机构的执法监督。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由谁来承担?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一、判明情况。二、一般情况下,经警告无效。三、紧急情形。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