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2月3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治安行政强制,是指公安机关在依法进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实施治安行政处罚时。为达到使行为人履行法定义务或接受处罚的目的,对不履行法定义务或不服从治安行政处罚的人所采取的人身和物品的强制手段。( )
答 案:对
解 析:本题考查治安行政强制的概念,本题说法正确。
2、人民警察的业务素质,不仅指人民警察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有过人的体力、运动速度、耐力、灵活性、敏捷性等。()
答 案:错
解 析:题干“过人的体力、运动速度、耐力、灵活性、敏捷性等”是人民警察身体素质的内容。
3、人民警察的素质,是指人民警察所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特征、身体状况诸方面条件的总和。()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的素质,是指人民警察所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特征、身体状况等方面条件的总和。
4、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是事中监督。()
答 案:错
解 析:事前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执法行为之前依法进行的监督,如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方案的事前审核;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等。
5、警察在本质上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
答 案:对
解 析:警察的本质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题说法正确。
6、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的群众路线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对
解 析:在公安工作中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同样是我国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的群众路线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7、人民警察的政治素质,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答 案:错
解 析:从题干“履行职务”“实际本领”,不难推断讲的是业务素质。
8、发布报考公告是保证录用人民警察素质的第一道程序。()
答 案:错
解 析:进行资格审查是保证录用人民警察素质的第一道程序。
单选题
1、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是我国公安工作的( )。
- A:组织优势
- B:政治优势
- C:体制优势
- D:领导优势
答 案:B
解 析: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及公安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2、如果钱某到公安机关控告吴某,公安机关以无法证明钱某身上的伤是吴某所致,通知钱某不予立案。如钱某不服,可采取的方式有()。
- A:向作出不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 B:向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 C:向人民法院申请立案监督
- D: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直接立案
答 案:A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6条第1款规定:“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据此,本题中钱某不服,应向作出不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3、下列关于计算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条是()
- A:软件就是程序、关联数据和文档的总和
- B:Alt键又称为控制键
- C:断电后,信息会丢失的是RAM
- D:MIPS是表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单位
答 案:B
4、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体现在:
- A:公安机关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 B: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
- C:公安机关保持政治中立
- D:公安机关具有行政、刑事、司法的性质
答 案:A
解 析:《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2007年)第二条规定,“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该条表述反映了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和组织属性。在我国,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特点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机关,这是公安机关的组织属性。在我国,党对公安机关实施绝对领导,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公安机关不存在所谓的政治中立。故本题选A。
5、接到镇政府通报后,公安派出所正确的做法是()。
- A:强制驱离聚集在镇政府门口的农民
- B:与村民代表沟通协商了解情况
- C:对当场实施的犯罪行为批评教育
- D:此事不属公安机关职责,不予过问
答 案:B
解 析: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是其工作职责和内容,所以排除D项。A项“强制驱离”和C项“批评教育”很显然不是正确的方法。村民聚集到镇政府要求解决,作为公安机关,应当听取诉求,调查了解,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6、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 C:不构成犯罪
-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 案:C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刑法相关知识。我国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行为,仅指达到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因此,所谓“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是这种行为根本就不符合犯罪构成,不构成犯罪。1979年刑法第十条和现行刑法第十三条的所谓“但是”的表述完全一样,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同样,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项和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表述亦完全一样,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所以该题选C。
7、公安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活动。
- A:审判机关
- B:检察机关
- C:监察机关
- D:公安机关
答 案:D
解 析:公安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活动。
8、政务信息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
- A:为人民服务
- B:接受人民监督
- C:提高工作效率
- D:加强政府信息安全
答 案:A
解 析:我国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基本准则。故本题选A。
多选题
1、根据《国家赔偿法》第5条的规定,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 A: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B: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 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D:因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答 案:ABD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以下哪些项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 )
- A: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 B: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业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
- C: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 D:近代警察强调法制
答 案:ABCD
解 析: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古代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由行政官吏、军队、审判机关分别行使的。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古代警察则军警不分,警政合一,没有专门的组织。第三,近代警察强调法制。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或法律为依据。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所以ABCD都是对的。
3、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
- A:强制戒毒所的执法情况
- B:实施侦查措施是否合法和适当
- C: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 D: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答 案:ABCD
解 析: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实施侦查措施等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和适当、强制戒毒所等限制人身自由场所的执法情况、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等。
4、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
- A:实施侦查措施是否合法和适当
- B:强制戒毒所的执法情况
- C: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 D: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答 案:ABCD
解 析: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实施侦查措施等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和适当、强制戒毒所等限制人身自由场所的执法情况、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等。
5、维护国家安全包括( )。
- A: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 B: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纠纷,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C: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警戒其他不法分子
- D: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避免造成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后果
答 案:ACD
解 析:选项B“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纠纷,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6、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监督的有()。
- A: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 B: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 C: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
- D: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答 案:BC
解 析:间接监督实施的方式是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检举、控告等,不具有直接处理权力,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监督。A项、D项属于国家有权机关的直接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7、公安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
- A:保障党的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和政策得以顺利执行
- B: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正确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工作
- D:实现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的主要方面
答 案:ABC
解 析:D项属于公安工作,不属于公安政治工作。
8、劳动教养的适用条件是()。
- A:行为人有违法行为且屡教不改
- B:行为人有轻微犯罪行为且屡教不改
- C:行为人有违法行为但不够追究刑事责任
- D:行为人不履行法定义务
答 案:ABC
主观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 案: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2、曾受过何种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答 案:刑事处罚的人员。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谁负责?
答 案: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
4、人民警察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 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如何处理?
答 案:解除处分。
5、对被判处拘役、管制的罪犯,由什么机关执行刑罚。
答 案:公安机关。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应当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答 案:一、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处于其它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二、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三、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