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2月26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答 案:对
2、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答 案:对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子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故本题说法正确。
3、因被盘问人身份不明而无法通知其家属或者单位的,应当在《继续盘问通知书》上注明,并由民警签名。
答 案:错
4、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看守所.由看守所执行。
答 案:错
5、个人、组织可通过举报、投诉渠道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监督。()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65条规定:“个人和组织发现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有权向行政机关举报,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核实、处理。”故本题说法正确。
6、无业人员戚某和范某在大街上闲来无审,为了制造恶作剧,两人务次抢来往行人的帽子,并逗引行人追赶后将帽子返还物主。对戚某和范某的抢夺行为,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抢夺予以治安处罚。
答 案:错
7、教唆犯罪的行为可能是积极的作为,也可能是消极的不作为()
答 案:错
解 析:教唆犯罪的行为只能是积极的作为,而不能是消极的不作为。
8、对已满60周岁的老年人适用继续盘问,必须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4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
答 案:错
单选题
1、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外,()。
- A:还应当依法予以强制戒毒
- B:还可以予以强制戒毒
- C:还应当依法予以收容教育
- D:还可以依法予以收容教育
答 案:A
2、下列做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是()
- A:某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
- B:在法律、行政法规尚无规定某行业的企业设立登记需要前置性行政许可,某省为了加强行业源头管理,制定一部规章规定,某行业的企业设立登记前,需要某行业主管部门前置行政许可
- C: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可以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
- D: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答 案:D
解 析: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许可的“四个禁止”规定:一是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有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二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三是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四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3、结伙斗殴,情节较重的,应处()
- A: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B: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C: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B
4、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 A:胁迫他人乞讨的
- B:诱骗他人乞讨的
- C: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
答 案:C
5、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可以构成公安行政赔偿的情形有()。
- A:违法行使侦查权造成损害后果的
- B:违法采用行政强制措施造成损害后果的
- C:错误逮捕的
- D:使用武器造成公民伤害和死亡的
答 案:B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故B项正确。A项、C项属于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行为,属于刑事赔偿范畴,故应排除。合法使用武器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职权,只有违法使用武器才可请求国家赔偿,故D项错误。
6、认定行为人责任年龄应当以()为准。
- A:公安机关查获时
- B:公安机关裁决时
- C: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时
答 案:C
7、下列不属于警务督察范围的是()。
- A:民工张某着警服
- B:治安案件的处罚情况
- C:警察小李不按规定穿着制式警服
- D:民警休息日着便服在公共场所饮酒
答 案:D
8、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 B: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为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答 案:D
解 析:法律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凡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多选题
1、下列人员中不能作证人的有()
- A:精神上有缺陷的人
- B: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表达的人
- C:当事人的近亲属
- D: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
答 案:AB
2、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方式及期限有()
- A:当场作出
- B:20日内作出,经批准,可以延长10日
- C:30日内作出,经批准,可以延长15日
- D:45B内作出,经批准,可以延长15日
答 案:ABD
3、甲、乙二人酒后在二环路上飙车,甲证章超车,致使一辆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撞向护栏,司机受重伤.甲、乙停车报警,经酒精测试,乙达到醉酒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交通笨事罪
- B: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 C:甲构成危险驾驶罪
- D:乙构成危险驾驶罪
答 案:AD
4、关于二审法院处理行政诉讼上诉案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B: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
- C: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 D: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 E:—律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成员必须是3人以上单数
答 案:ABC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89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据此,A项、B项、C项正确。第88条规定:“人民法「完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据此,D项正确。行政诉讼二审必须组成合议庭审议,但法律未规定一律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故E项说法错误。
5、下列有关强制措施和刑罚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有()。
- A:适用机关不同
- B:适用对象不同
- C:法律性质和目的不同
- D:法律依据和结果不同
答 案:ABCD
6、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 A:犯罪故意
- B:犯罪过失
- C:犯罪目的
- D:犯罪动机
答 案:ABCD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A:国家的利益
- B:集体的利益
- C:社会的利益
- D: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答 案:AB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8、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对査获的()应当依法予以收缴。
- A:倒卖的有价票证
- B:吸食、注射毒品的器具
- C:直接用于实施述法行为的工具
- D:伪造、变造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票证、印章
答 案:ABD
主观题
1、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2、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
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
3、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4、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答 案:以人为本
5、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6、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