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3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司法行为。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
2、基层组织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3、新修订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由原有的8条扩充到了10条,包含了警察这个职业所应具备的政治要求、职业品质、纪律作风三大方面。()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于2011年9月进行修订,内容由原来的8条扩充到10条,包含了警察职业所应具备的政治要求、职业品质、纪律作风三大方面,既继承和发扬了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又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4、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政府三者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的关系。
5、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处置中的许可,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示依法允许或者否定的一种权力。( )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许可是行政许可中的一种。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处置中的许可,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示依法允许或者否定的一种权力。故本题说法正确。
6、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指挥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
- A:V
- B:X
答 案:对
7、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是事中监督。()
答 案:错
解 析: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
8、中央特科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 )
答 案:对
解 析:为了确保党中央的安全,在周恩来主持的中央特委的直接领导下,党中央于1927年12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特科,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故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1、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原则上应由管辖。
- A: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B: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C:争议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 D:以上均可,由先受理案件法院管辖
答 案:B
2、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的关系,反映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的理论是()。
- A: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 B:党委领导下的打击与防范相结合
- C:党委领导下的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 D:党委领导下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答 案:A
解 析: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它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3、公安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活动。
- A:审判机关
- B:检察机关
- C:监察机关
- D:公安机关
答 案:D
解 析:公安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活动。
4、新录用的人民警察试用期为()。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答 案:C
解 析:对新录用的人民警察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1年。
5、某市黑社会团体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该市公安民警经()无效的,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 A:警告
- B:训诫
- C:盘问
- D:劝阻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故本题选A。
6、刑法是()的法律。
- A:某个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
- B:规定阶级压迫的工具
- C:国家法律中最重要
- D: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
答 案:D
7、本案中,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问的法律依据是()。
- A:《人民警察法》
- B:《刑法》
- C:《刑事诉讼法》
- D:《治安管理处罚法》
答 案:A
解 析:因为盘问不属于刑事诉讼活动的范畴,因此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是没有相关规定的,排除B项、C项。《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据此,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问的法律依据是《人民警察法》。
8、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
- 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
- B:少数服从多数的合议制
- C: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
- D: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 案:D
多选题
1、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等,构成了统一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 A:公安纪律
- B:公安法制
- C:公安专业对策
- D: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答 案:BCD
解 析: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2、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
- A:拘传
- B:取保候审
- C:传唤
- D:拘留
答 案:ABD
解 析: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按照强制的力度由低到高分别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传唤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使用传票的形式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自行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询问或审理,性质等同于通知,不具有强制性;而拘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对不愿到案接受讯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因此,C项不入选。
3、公安政策具有()。
- A:强制作用
- B:调整作用
- C:指导作用
- D:规范作用
答 案:BCD
解 析:公安政策具有指导作用、规范作用和调整作用。
4、所有()和()自觉承担治安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系统。
- A:社会组织
- B:社会团体
- C:社会成员
- D:企业
答 案:AC
解 析: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就把社会团体、企业等都囊括进来了。
5、在山区铁路沿线工作的民警小李接所长通知,由于近日连降暴雨,容易引发次生灾害,要注意现场情况,妥善采取措施,保证过往列车安全。小李接到通知后应重点做好哪项工作?()
- A:启动实时监控的联动机制
- B:强化辖区治安防范措施
- C:组织村民做好防洪排涝
- D:要求铁路职工提高安全意识
答 案:ABCD
解 析:本题的主体是“铁路公安机关”,不难推断小李也属于铁路民警,其接到自然灾害险情,要启动实时监控的联动机制、强化辖区治安防范措施、组织村民做好防洪排涝、要求铁路职工提高安全意识,4个选项均正确。
6、承担公安赔偿必须具备的要件是()。
- A:主体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 B: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
- C: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损害
- D: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的法律制度。
7、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监督的有()。
- A: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 B: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 C: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
- D: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答 案:BC
解 析:间接监督实施的方式是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检举、控告等,不具有直接处理权力,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监督。A项、D项属于国家有权机关的直接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8、职务序列的建立,应当以管理规格、管理规模、管理难度为依据。公安民警职务将设置为()三个序列。
- A:领导职务
- B:非领导职务
- C:执行职务
- D:专业技术职务
- E:非专业技术职务
答 案:ACD
解 析:按照中央关于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部署要求,职务序列的建立,应当以管理规格、管理规模、管理难度为依据。公安民警职务将设置为领导职务、执行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三个序列。
主观题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什么措施?
答 案:交通管制。
2、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有哪些?
答 案:一、不得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二、按规定着装。三、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4、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一、实体条件,必须属于法定违法犯罪情形。二、程序条件,必须经过警告,警告无效后方可使用。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规定,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什么奖励?
答 案:物质奖励。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应当怎么处理?
答 案: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