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4月1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不属于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的主要内容是( )。
- A:要求各行业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 B:兴办公共工程
- C: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 D: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秩序
答 案:A
解 析:A项是罗斯福新政中整顿工业方面的主要内容,它不属于“以工代赈”的主要内容。
2、933年,罗斯福制定“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计划,征招18至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造林、防失、筑路等工作。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 B:兴修水利工程
- C:进行科学研究
- D:缓和社会矛盾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制定“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计划旨在缓和社会矛盾,缓解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3、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
- A:英国
- B:葡萄牙
- C:美国
- D:西班牙
答 案:C
4、下列关于“南亚次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所有南亚的国家
- B:包括印度半岛和印度洋中的群岛国家
- C: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直到印度洋的陆地部分
- D: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都是次大陆上的国家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有关南亚次大陆的知识。“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亚欧大陆的南延部分,包括大陆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等国,不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岛国。
5、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人们的农事生产,各地产生了不同的农作谚语。例如,有的地方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作谚语,有的地方则有“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农作谚语。形成这种农作谚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 B:降水
- C:河流
- D:光照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温对农作物的种植、萌发和生长意义重大,不同地区种植同一作物的时间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
主观题
1、下面是《资治通鉴》里的一段记载: 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请回答:
(1)上述文字叙述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文中说的“除去秦法”,是指哪一朝的法律?“沛公”是谁?
(2)根据上述文字和课文中所学,简单分析这位“沛公”因何会取得成功?
(3)由上述这段史实,你还可以联系到“沛公”此后又采取过什么样的政策?
答 案:(1)是楚汉战争时期的事情。“除去秦法”是指秦始皇和秦二世时代的苟暴刑法。沛公即刘邦。 (2)①沛公注重政策,约法三章保护人民,不居功自傲,拒收秦民牛、羊、酒食,取得了人民拥护。 ②沛公又取得了富绕的关中地区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3)刘邦建立西汉以后,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对人民实行减轻剥削和宽舒的措施。
2、回答问题。简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 案:主要内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巩固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是我国人民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有力武器。
3、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广播讲话
材料二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1)材料一中的“邻邦”和“小国”各指谁?张伯伦所说牺牲了“小国”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国”是否达到了目的?
(2)材料二中所说“姑息纳粹”、“彻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实各是什么?根据这些史实对英法对德国的政策进行简单评论。
答 案:(1)“邻邦”是指德国,“小国”是指捷克斯洛伐克;牺牲“小国”以使英国避免战争,但并没有达到目的,英国最终卷入战争。 (2)1939年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和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成立傀儡政权。英法对德政策总想使自己远离战火,但最终害人害己;在侵略势力面前,只有团结抵抗才能制止侵略。
4、简述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对其做出简要评价。
答 案:(1)措施: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把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在自己一人手里;中央政府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军事事务;推行郡县制度,郡县长官有皇帝直接任免。 (2)评价: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统治。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土耳其作为战败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对象。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土耳其国家的当务之急。土耳其人民在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凯末尔的领导下,为建立一体化的民族国家和现代政治制度,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概述凯末尔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 案: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废除苏丹·哈里发制度,确立国民议会的立法地位,制定共和国宪法和土耳其民法、刑法等,实行政教分离和军政分离。②经济方面,推行国有化政策,以赎买方式收回外国资本控制的企业;废除农村的封建义务;成立农业银行和信贷合作社,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③文化教育方面,关闭宗教学校,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传授现代知识;推行字母改革,坚持字母拉丁化,使土耳其成为中东地区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④社会生活方面,废除种种陈规陋习;变革旧的称谓;采用公元纪年;规定妇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