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5年04月11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04月11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04/1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11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罚处罚的,应由政府收容教养。

答 案:错

2、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答 案:对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答 案:对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4、猥亵他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错

5、某公司没有给其业务员张某开具授权委托书,仅让其使用加盖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合同,这应视为授予代理权。()

答 案:对

6、殴打他人,情节较轻的,可予以警告。

答 案:错

7、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该要约失效。

答 案:对

8、张某因对李某不满,打李某两耳光,经法医鉴定,未达到轻微伤出,因此不能对张某予以治安处罚。

答 案:错

单选题

1、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从重处罚的是( )。

  • A:甲冒充国家领导人亲属招摇撞骗
  • B:乙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
  • C:丙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
  • D:丁冒充新华社记者招摇撞骗

答 案: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1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法律只规定对冒充军人和警察招摇撞骗才从重处罚,这是因为违法行为人着军人服装或警察制服,更容易让群众上当受骗,扰乱了社会秩序,所以对这两种情形要从重处罚。

2、旅馆业的工作人员的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不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A:对住宿的旅客不按规定登记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
  • B:在旅游旺季大幅度抬高房价,谋取暴利
  • C:明知住宿的旅客将危险物质带入旅馆,不予制止
  • D:明知住宿旅客是犯罪嫌疑人员或者被公安机关通缉的人员,不向公安机关报告

答 案:B

3、关于法院可以决定对什么人采取拘传这一刑事强制措施,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作为该公司诉讼代表人而拒不出庭的高某
  • B:盗窃案中非在押的被告人黄某
  • C:职务侵占案中非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张某
  • D:贿赂案中拒不出庭的证人陈某

答 案:B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因此拘传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强制措施,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外所有人都不能被拘传误。人民法院拘传的只能是被告人而不可能是犯罪嫌疑人.

4、当事人因不服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该处罚决定之日起()内提出。

  • A:—个月
  • B:三个月
  • C:六个月
  • D:—年

答 案:C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故本题C项正确。

5、下列关于认定为多次作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定多次作案应考虑到作案时间的跨度
  • B:一般情况下,3年内3次以上作案构成多次作案
  • C:对于多次作案,必须是每次作案都要单独构成犯罪
  • D:对于多次作案,每次作案的案件性质要相同

答 案:A

6、承诺的效力开始于( )阶段。

  • A:合同成立
  • B:订立合同
  • C:合同履行
  • D:要约生效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男方一般不得提出离婚的情形是( )。

  • A:患病期间
  • B:出国期间
  • C:哺乳期间
  • D: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因防止和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已受到损害的( )。

  • A:由侵权人完全承担赔偿责任
  • B:受益人无须对受害人给予补偿
  • C:由侵权人和受益人承担连带责任
  • D: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

多选题

1、对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哪些行为国家不承担赔偿贲任?()

  • A: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B: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门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 C:行政机关按照政府的行政命令采取的行为?
  • D:因公民门伤、门残致使损害发生的

答 案:ABD

2、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县、市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在接到被盘问人死亡的报告后,应当()。

  • A:立即通报同级检察机关
  • B:在24小时内委托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死因鉴定
  • C:在作出鉴定结论后3日内将鉴定结论送达被盘问人家属或者单位
  • D:对被盘问人身份不明或者没有家属和单位而无法送达鉴定结论的,应当在鉴定结论上注明

答 案:ABCD

3、社区安全防范的工作要求()。

  • A:积极防范
  • B:全面防范
  • C:保障安全
  • D:消极防范

答 案:ABC

4、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有()=

  • A:放火罪
  • B:玩忽职守罪
  • C:失火罪
  • D:交通疑事罪

答 案:BCD

5、下列可以由法人享有的人身权是()。

  • A:姓名权
  • B:著作署名权
  • C:荣誉权
  • D:名称权

答 案:ACD

6、下列有关强制措施和刑罚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有()。

  • A:适用机关不同
  • B:适用对象不同
  • C:法律性质和目的不同
  • D:法律依据和结果不同

答 案:ABCD

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行政处罚()。

  • A:警告
  • B:罚款
  • C:行政拘留
  • D:吊扣驾驶证

答 案:ABCD

8、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要件包括()。

  • A:行为客体
  • B:行为客观方面
  • C:行为主体
  • D:行为主观方面

答 案:ABCD

解 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要件包括行为客体、行为客观方面、行为主体、行为主观方面。

主观题

1、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2、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有()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

3、领导派你配合一位老同志,你觉得他方法不妥,怎么办?

答 案:(1)如果我配合老同志一块完成一项工作,我一定会向老同志虚心学习,并承担自己能承担的尽可能多的工作;在生活上也要给予老同志细心的照顾。
(2)如果我觉得老同事的方法不妥,我会换位思考,重新审视、判断,看是否是自己的见解不成熟,如果思考之后,还是觉得老同事的方法欠妥当,我会把我的建议形成书面的资料,并耐心诚恳的和老同事沟通交流,征询老同事的意见,并达成一致。相信在我认真诚恳的工作之后,老同事会改变原来的处理方法。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尊敬老同事,向老同事学习。

4、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5、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你负责处里的工作,有两位老同志,老是找理由,不来上班,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我负责处里的工作,是处长对我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2)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处理,不可带有情绪,首先查找原因,看两位老同事是否是确实家里有困难,如果有困看,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同时,我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是否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偏差,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在轻松的地点,和两位老同事真诚沟通,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取得他们的理解与谅解。
(3)在全处同志面前,要以诚实和小学生的姿态出现,并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不耽误处长事情的情况下,适时向处长汇报工作情况。

6、单位进行年终评优,由你进行材料的审核等工作,在结果出来后,有人反映,评优人员中有人的资料不真实,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面对有人反映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
(2)要耐心听取所反映的问题,阅读所反映的材料,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以还事情的本来面目。
(3)如果所反映的问题真实、客观,那么我会向领导承认错误,作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向领导建议取消其评优资格,并按相应规章制度,给予处分。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反映问题的人的勇于坚持原则的精神和行为。
(4)如果所反映的问题无依据,我会向反映者解释说明,消除其误会并增进团结。
(5)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严谨、客观、公正。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