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4月16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年04月16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04/1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4月16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括号里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投(降);(降)低;(降)龙伏虎
  • B:记(载);装(载);千(载)难逢
  • C:(哄)骗;起(哄);(哄)堂大笑
  • D:(埋)没;(埋)怨;(埋)头苦干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字音。 A项中三个“降”读音分别是“xiáng”“jiàng”“xiáng”;B项中三个“载”读音分别是“zǎi”“zài”“zǎi”;C项中三个“哄”读音分别是“hǒng”“hòng”“hōng”,全都不相同;D项中三个“埋”读音分别是“mái”“mán”“mái”。  

2、依次填入句中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四世同堂》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它忠实地体现了老舍先生作品的(),浓郁而亲切的()人情气息弥漫始终,它记述了历史,同时又记述了北平的(),北平人及他们的思绪、感情和生活。这种深沉、朴实的(),是与导演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分不开的。

  • A:风格;风俗;风光;情调
  • B:风采;风物;风俗;格调
  • C:风格;风土;风情;格调
  • D:风貌;风俗;风景;情调

答 案:C

解 析:此类试题可以用“定位排除法”来做。“风格”“风俗”“风光”“风采”“风物”“风土”“风情”“风貌”“风景”都只是一宇之差,但意义都大不相同。“风格”主要指作家的写作作风。“风俗”表特定区城、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风光”指风景、景物或名胜风景。“风采”指美好的仪表举止、神采。“风物”指一个地方特有的风光景物。“风土”指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等。“风情”指风土人情。“风貌”的意思是风采、特征与外貌。“风景"指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格调”指的是作品的艺术风格。“情调”指情趣格调。所以应选C项。

3、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______。  

  • 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生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答 案:A

主观题

1、第一段括号中的句子与下文哪句相呼应?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精神上伟大两人与平庸之人在心的境界上的本质区别。

答 案:(1)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2)伟人是丰富的单纯,庸人是贫乏的复杂。

2、写出下面细节描写的含意;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作者写道:“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答 案:反映水生嫂复杂而激烈的内心活动:手指的“震动”是情感的冲突,吮吸划破处是为了平复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她坚强的性格。

3、文中“他”用“阴沉”的声音对“我”讲话的原因是什么?  

答 案:因为“他”不仅身体不好,而且心情不好。

写作题

1、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作文)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云霓的消长引起了村民的心理变化,请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  

答 案:云霓的出现让人虽在绝境却不绝望。云霓维持着人们的一线希望。云霓升起时,人们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云霓退走后,人们希望落空,再次陷入恐慌和苦闷中。当人们看穿一切,知道即使有云霓也不会下雨,就不再“上当”,不再执着于虚无的希望,只管低头与干旱做斗争。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