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4月23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5年04月23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5/04/2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4月23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位于我国温带森林和温带草原景观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A:秦岭
  • B:大兴安岭
  • C:阴山
  • D:贺兰山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差异等知识点。大兴安岭位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在大兴安岭以东,植被为温带森林;在大兴安岭以西,植被为温带草原。

2、下列地形区与其特点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内蒙古高原——崎岖
  • B:云贵高原——雪山连绵 
  • C:四川盆地——多沙漠
  • D:东北平原——黑土广布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平坦开阔;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多山间盆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四川盆地地势北高南低,多丘陵,自然条件较好,物产丰富;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应选D。  

3、以下关于明朝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强化丞相制度,削夺六部权力
  • B:设立东厂等特务机构
  • C:制定《大明律》加强法治
  • D:科举制试题范围为“四书五经”

答 案:A

解 析:明朝的政治制度内容很广泛,应该记清。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威胁皇权的丞相制度,将自秦朝以来形成的丞相掌握的中央行政权力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避免了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加强了君主的权力。从明朝开始,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他三项都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应当作为问答题去准备。  

4、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 A: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 B:加强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巩固社会主义经济

答 案:C

解 析:这是一道分析思考题,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比较多,要注意理解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是()。

  •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答 案:D

解 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度,因为“地理大发现”一节出现的人物和航海成就很多,考生不容易搞清楚,但是这些内容又都很重要,属于必须牢牢掌握的常识。正确答案应该是D项,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记住这个答案可以借助地理知识,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是麦哲伦第一个穿越的,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主观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土耳其作为战败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对象。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土耳其国家的当务之急。土耳其人民在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凯末尔的领导下,为建立一体化的民族国家和现代政治制度,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概述凯末尔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 案: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废除苏丹·哈里发制度,确立国民议会的立法地位,制定共和国宪法和土耳其民法、刑法等,实行政教分离和军政分离。②经济方面,推行国有化政策,以赎买方式收回外国资本控制的企业;废除农村的封建义务;成立农业银行和信贷合作社,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③文化教育方面,关闭宗教学校,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传授现代知识;推行字母改革,坚持字母拉丁化,使土耳其成为中东地区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④社会生活方面,废除种种陈规陋习;变革旧的称谓;采用公元纪年;规定妇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交战集团的最初组成如何?大战期间不同集团的成员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答 案:(1)最初组成:同盟国集团包括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协约国集团包括英国、俄国、法国。(2)成员变化:①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集团;塞尔维亚、比利时等加入协约国集团。②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后来加入协约国集团;日本、美国也先后加入协约国集团。

3、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12分)  

答 案:(1)背景:政治上: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思想上做了准备,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军事上: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作战的胜利,攻占了南京,致使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2)主要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作用。会议的召开,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4、读下列三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均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其中甲处所在国家有_______河流经,该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所在国家境内的大洲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一。
(3)丙处所在国家的农业发达,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工业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乙处旅游景观破坏严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1)湄公河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2)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北美洲到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程。(3)棉花、黄麻、茶叶班加罗尔。(4)地处热带沙漠,昼夜温差大、风力强,风化、侵蚀强烈。本题通过景观图的判读,确定各旅游胜地所在国家,重点考查东南亚、南亚、北非地区主要国家的基本国情,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及各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该处景观为柬埔寨的吴哥窟,柬埔寨有湄公河流经,属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因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雨季,11月至翌年5月受东北季风影响,干燥少雨为旱季,特征是全年高温,分雨季旱季。 (2)根据景观判断为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头脑中要想到埃及的地图轮廓。该国境内东北部有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在世界交通中具有重要意义。
(3)丙处景观为印度的泰姬陵,该国农业发达,人均耕地面积大,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水热充足。粮食作物有水稻,经济作物有黄麻、棉花、茶叶等。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中心主要在班加罗尔。
(4)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重要旅游胜地,但由于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因此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所以破坏严重。

5、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西气东输线路依次(自西向东)经过()、()、()、()、()、()等6个省区。
(2)图中①—②—③自然植被类型呈现()—荒漠草原—()的变化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3)关于图中③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选择填空)。

答 案:(1)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2)草原、荒漠、水分
(3)C
(4)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破碎起伏大;土质疏松;植被稀疏。
(5)有利影响:对东部地区,可以减轻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