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5月22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 B:“宁汉合流”
- C:蒋桂战争结束
- D:“东北易帜”
答 案:D
2、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地位完全确立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伊犁条约》
答 案:C
解 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不平等条约危害的认识和比较分析的能力。《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伊犁条约》比较容易被排除。
3、东莞的制造企业从代工生产到直接面对消费者,主要得益于()。
- A:外来劳动力数量多
- B:政府政策支持
- C:网络销售平台
- D:广告宣传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导致东莞制造业转型的有利因素。题干表述是:“东莞数万家制造企业采用跨境电商方式,利用集装箱货柜将商品送达世界各地,促进了东莞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商店’的转型。”故选C
4、元代在中央设立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以指导农业生产。这反映出( )
- A:美洲农作物的引进
- B:均田制的普遍推行
- C:活字印刷开始出现
- D:朝廷十分重视农业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元朝统治者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采取的措施。元朝政府设立了大司农司,并颁发《农桑辑要》,这些都表明元朝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农桑辑要》是指导全国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农书,促进了先进农耕技术大范围的传播和推广,确保了粮食安全。
5、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的历史特点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 C: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D: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答 案:B
解 析:所谓“新的历史特点”,是指《宪法》拥有而《共同纲领》不具备的内容。《共同纲领》是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主观题
1、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事例,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答 案:主要事例有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和组成北约等。丘吉尔的演说公开主张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援助希腊、土耳其为由,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借援助西欧经济复兴之名,以经济援助为手段,稳定西欧,控制西欧;美国与欧洲一些国家组成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苏联进行冷战。
解 析:本题以叙述史实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都有哪些事例,然后对这些事例的主要内容加以概述即可。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进行思考,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和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进行遏制和在全球进行扩张的政治宣言;“马歇尔计划”是这一宣言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而组建北约则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领域的突出表现。
2、材料一
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本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
——摘自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摘自《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8年8月14日)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结合1937年7月至9月的形势,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正式建立的?(11分)
答 案:(1)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并派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 (3)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4)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对日作战。 (5)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6)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简述会议的主要内容。
答 案:(1)1956年,在北京召开。(2)①大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②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制度,发扬民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④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4、简述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
答 案:(1)明太祖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2)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监视百官和镇压人民。(3)采用八股取士,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4)废行中书省,在各地设三司,三司直接隶属中央。
5、读“钢铁工业生产与废弃物回收模式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出钢铁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
(2)从工业布局类型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属于()型;我国上海的宝山钢铁工业属于()型。
(3)目前钢铁工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措施有()。(选填符合题意的三个选项的序号)。
答 案:(1)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2)煤铁复合体临海
(3)ABC
(4)经济、社会、生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