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于同一事物的题目有哪些,“对于同一事物”的答案是什么。
1、发展的实质是()
- 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 B:同一事物的反复循环
- C:同一事物的原地转圈
-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答 案:D
2、安全是一个相对的、主观的概念,安全是一种心理状态。()
- A:对于同一事物是安全还是危险的认识,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是相同的
- B:对于同一事物是安全还是危险的认识,不同的人是相同的
- C:对于同一事物是安全还是危险的认识,不同的人是不相同的
- D:对于同一事物是安全还是危险的认识,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是相同的
答 案:
3、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答 案:
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答 案:
5、若新的规范性公文裔产生,对于同一事物约俗约规的旧文件应()
- A:与新文件相辅相成
- B:继续生效
- C:立即废止
- D:于次年废止
答 案:
6、对同一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答 案:
7、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不同的认识,这说明()
- A:认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客观世界
- B: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 C:客观事物不能被意识正确反映
- D:认识受认识主体状态的影响和制约
答 案:
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一事物同自身的绝对等同
答 案:
9、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物理过程()
答 案:
10、资产和权益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答 案:
11、“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这句话说明()
- A: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B:事物的矛盾离不开人们的主观感受
- C: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
- D: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特点
答 案:
12、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 A:同一事实和理由
- B:同一事实
- C:同一理由
- D:新的事实和理由
答 案:
13、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答 案:
14、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后,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
- A:新不废旧
- B:两法并存
- C:废止旧法
- D:相辅相成
答 案:
15、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管理其实是同一事物,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 A:错误
- B:正确
答 案:
16、()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联系记忆和想象的纽带
答 案:
17、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答 案:
18、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是( )
答 案:
19、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资助、协同作用时,称为()
- A:五行制化
- B:五行相克
- C:五行相生
- D:五行相约
- E:五行拮抗
答 案:
20、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并相互比较的修辞方法是()。
- A:对比
- B:引用
- C:比喻
- D:夸张
答 案:A
解 析:题干是对“对比”修辞方法的定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