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用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时的题目有哪些,“在用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时”的答案是什么。
1、在用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查结果满足精度要求的,保留原勘丈数据
- B:不满足精度要求的,首先要检查控制网数据
- C:检查结果不满足精度要求的,经分析是由于原勘丈值精度低造成的,可用红线划去原数据,以新勘丈数据为准
- D:检查结果满足精度要求的。保留原数据,同时以新数据为准
- E:检查结果不满足精度要求的,如果对原勘丈数据有把握肯定是明显错误的,可用红线划去原数据,以新勘丈数据为准
答 案:
2、关于界址点坐标册的变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界址点坐标册中已废弃的界址点坐标及界址点点号用红色笔划掉,在相应位置加盖“变更”字样印章
- B:采用解析法重新测量的界址点,将原界址点坐标用红色笔划掉,并在其上方标注新测数据
- C:新增加的界址点坐标及界址点号不应加在坐标册中
- D:当界址点坐标册发生变化较大时,应重新编制界址点坐标册
- E:界址点坐标册不得更改,应重新编制
答 案:
3、解析法地籍测量的特征为()。
- A:所有界址点都用实测元素按公式解析计算其坐标
- B:不用实测元素计算界址点的坐标,全部界址点位置应用勘丈的数据确定
- C:只有部分界址点(通常是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及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是用实测元素按公式解析计算其坐标,其余界址点位不测界址点的坐标
- D: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
答 案:
4、解析法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与原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之差的中误差为()cm。
- A:±2
- B:±3
- C:±5
- D:±7
答 案:
5、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cm
- A:±2
- B:±3
- C:±5
- D:±8
答 案:
6、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土()
- A:10cm
- B:15cm
- C:7.5cm
- D:5cm
答 案:
7、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cm。
- A:±5
- B:±7.5
- C:±10
- D:±15
答 案:
8、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是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和实地观测的(),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
- A:角度
- B:温度
- C:距离
- D:大气压强
- E:湿度
答 案:
9、房屋面积一般采用()量算,用地面积大多采用测算,也可以用界址点坐标法测算。
- A:界址点坐标法
- B:几何法
- C:图解法
- D:几何图形法
答 案:
10、有关界址点测量精度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有()。
- A: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
- B:界址点测量精度是反映地籍调查成果质量的重要标准,准确地测定宗地界址点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
- C: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15cm
- D: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为±15cm
- E: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为±7.5cm,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允许误差为±10cm
答 案:
11、检查界址点坐标的结果满足精度要求的,保留原()。
- A:勘丈数据
- B:基本资料
- C:核对数据
- D:地籍档案
答 案:
12、分割点在原界址线上时,可依申请者埋设的()勘丈该分割点距两界址点距离后,计算分割点坐标。
- A:标志物
- B:界标
- C:标识
- D:勘丈器、
答 案:
1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为()厘米
- A:±5
- B:±7.5
- C:±10
- D:±15
答 案:A
解 析: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相关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为±5cm,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允许误差为±10cm
14、界址点坐标测定可采用的方法包括( )。
- A:图解法
- B:极坐标法
- C:交会法
- D:正交法
- E:GPS定位法
答 案:
15、界址点测量的精度指标要求是: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点位中误差±10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
- A:±5
- B:±10
- C:±15
- D:±20
答 案:
16、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地物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地物点的角度等有关数据,作为()放样数据。
- A:极坐标法
- B:关系距离法
- C:前方交会法
- D:长度交会法
答 案:C
17、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常见的方法包括()。
- A:极坐标法
- B:截距法
- C:关系距离法
- D:距离交会法
- E:直角坐标法
答 案:
18、界址点的平面坐标宜采用()等方法进行测定。
- A: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测量
- B:图解
- C:支导线
- D:测边测角交会
- E:光电测距附合导线
答 案:
19、一级公路宜采用( )进行测量放样。
- A:坐标法
- B:切线支距法
- C:偏角法
- D:解析法
答 案:
20、一级公路应采用()进行测量放样。
- A:坐标法
- B:切线支距法
- C:偏角法
- D:解析法
答 案:
精彩评论